第(1/3)頁 “能得子義相投,帆如虎添翼,何愁大事不成,何懼天下英豪!” 楊帆扶起太史慈后,豪邁的笑道。 “主公謬贊,慈受之有愧!” 太史慈連忙謙虛的說道。 “孔兄,可否詳細說說青州戰事,你到底是怎么丟的?” 楊帆讓眾人坐下后,隨即朝孔融問道。 “此事我來說吧,這事還得從兩月前說起......” 陳宮見孔融一臉難過,隨即回道。 原來兩月前,就在楊帆與北方鮮卑人交戰之時,遠在兗州的曹操也是蠢蠢欲動,他命部將夏侯惇、夏侯淵兩人帶著五萬人馬進駐了濟北國,當時青州早已是遍地戰火,黃巾賊寇四起,孔融疲于應對,縱使武安國有滅賊之能,然,獨木難支,剛來到這地,那地又發生了叛亂,剛離開這地,這地的賊寇便死灰復燃,可謂是累得他有心無力。 最后曹操派人給孔融送來書信,言可以帶兵入境,為其剿滅叛賊。 陳宮當時一聽,便覺得此事頗為蹊蹺,當下反對道:“主公,曹孟德乃虎狼之輩,不可讓其帶兵入境。” 孔融正在猶豫之際,突然聽聞別駕陳宮出言反對,只見他疑惑的問道:“公臺,這青州的叛亂,我已無力鎮壓,此時不讓曹操帶兵入境,那我青州該當如何?” “青州之地三面環水,賊寇能如此快捷的奔逃,實則借助了水路之利,我們可打造戰船,沿海巡視,定能剿滅叛亂。” 陳宮出謀劃策道。 “可如今我青州民不聊生,百姓苦不堪言,府庫又無多余的錢糧,如之奈何?” 孔融顯然有些心動,猶豫不決的問道。 “此事不難,主公與冀州牧袁紹、并州牧楊帆有舊,且這二州素來富裕,主公可著人前去借錢,用來打造戰船!” 陳宮回道。 隨后孔融便聽從了陳宮的意見,分別派人前往了冀州、并州,袁紹在聽到孔融的難處后,便當場承諾錢可以借,但必須用青州的海產來換,這時的青州百姓多是靠打漁為生,若把海產給了袁紹,豈不是自斷絕路,陳宮當時便猜到了袁紹的險惡用心;后來孔融的使者來到并州時,正值楊帆與鮮卑人的大戰,此事涉及數目龐大,荀彧等人不敢擅自做主,當時他們打著消耗別人就是增強自己的主意,便把此事壓了下來,等要向楊帆匯報時,孔融他們就來了。 青州百姓怨聲載道,事情越來越嚴重,孔融只好再次召集部將議事,商量辦法。 “主公,可萬萬不能讓曹操帶兵入境啊!” 陳宮焦急的勸道。 “那你說我們該如何?” 孔融雙手一攤,問道。 “并州發生戰事,故而楊并州才沒有理會我們,我們可以等,或者派人向荊州、豫州、益州等地借錢。” 陳宮說道。 “哪有那么好借的?且不說主公借不借得到,就算是借到了錢,我們又該如何運回來?我們現在兵力有限,連自身都難保,還如何去往別處運錢來?” 武安國沒好氣的說道。 “這......” 這時陳宮智遲的弱點便暴露了出來,一時間苦無對策。 “既然公臺也沒有良策的話,那我就迎曹操入境!” 孔融無奈之下只好答應了曹操的請求,讓其帶兵入境剿滅叛亂。 可那些在青州活躍的黃巾亂民則像事先與曹操達成了某種約定一般,自從曹操入境后,一路勢如破竹,占據各個城池,最后待孔融發現不對時,整個青州只有北海城還在孔融的控制下,其余城池皆入曹操手中。 “公臺,這可如何是好?曹阿瞞明為討賊,實為侵占我青州領地!” 孔融一臉驚駭的說道。 “主公,此時我們只有兩條路可走,其一,投降曹操,把青州讓出來;其二,離開青州,帶著愿意走的人一起離開,另尋他處!” 陳宮言簡意賅的回道。 “那我選擇第一條!” 孔融說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