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楊家軍的打散、組建、磨合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來完成,隨后楊帆大手一揮,直接下令休整一年。 翌日,楊帆召集了麾下文臣議事。 “我軍拿下上郡、西河、太原、上黨四郡,其中太守一職空缺,諸位說說誰去才好?” 楊帆十分頭疼這四郡的建設,其中上郡、西河還好些,可那上黨、太原簡直是民不聊生,被張揚給搞得一團糟。 “主公,忠覺得崔鈞、荀彧、韓馥、閔純、李厲都能勝任一郡太守之位。” 戲忠隨即出列推薦道。 “恩,荀彧我有大用,就崔鈞、韓馥、閔純、李厲四人,如何?” 楊帆聞言后點頭應道。 “那主公該如何分配?” 荀攸問道。 “上郡人口較少,民風彪悍,讓李厲去或許能鎮得住;西河發展不錯,韓馥去就行;太原窮困潦倒,需一能臣干吏不可,不如就讓閔純來,當初他做過冀州別駕,想來會讓太原換一副模樣;上黨民不聊生,十室九空,賊寇四起,情況最為嚴重,就讓崔鈞去上黨,依崔鈞之才,我相信這些事情難不住他!你們以為如何?” 楊帆仔細斟酌了一番后,說道。 “李厲性格悍勇,正適合去上郡;韓馥當過冀州刺史,這區區西河一郡諸事,搓搓有余;閔純能力頗高,去太原上任,正好不過;崔鈞乃大才,用在上黨最為合適,忠附議!” 戲忠隨后分析了一下這四人的性格與能力,贊同此事。 “攸附議!” “彧附議!” “詡附議!” 荀攸、荀彧、賈詡三人接著贊同此事。 而成為當事人的李厲、韓馥、閔純、崔鈞四人則眼觀鼻,鼻觀心,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可仔細看去,就會發現這四人均是一眼笑意,畢竟誰都不希望自己的才能被埋沒,只有發光發熱,才能體現自己的價值,而不是寶珠蒙塵,神兵雪藏。 “如此,那便這樣定了,韓馥、崔鈞、閔純、李厲上前聽封!” 見幾位謀士都贊同此事后,楊帆便朝韓馥四人說道。 “臣在!” 韓馥四人連忙出列拜道。 “即日起,韓馥為西河郡太守,崔鈞為上黨郡太守,李厲為上郡太守,閔純為太原郡太守,此命令即刻生效,望你四人好好管理治下,特別是閔純、崔鈞你二人,你兩肩上的擔子最重,可不要辜負了我的信任,辜負了百姓!” 楊帆組織了下語言后,說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