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每曲設一什炊事兵專門負責做飯;設一什醫務兵專門負責戰場救治;設六什戰兵,專門負責戰斗;設一什警衛兵,專門負責主官及營地的安全;設一什斥候兵,專門負責查探敵情。” “每隊設一曲騎軍,一曲弓兵,五曲步兵,一曲斥候兵,一曲長槍兵,一曲警衛兵。” “每部設兩曲騎軍,兩曲弓兵,十曲步兵,兩曲斥候兵,兩曲長槍兵,兩曲警衛兵。” “每校設一隊騎軍,一隊弓兵,十隊步兵,兩隊斥候兵,五隊長槍兵,一隊警衛兵。” “每營的側重點不同,兵種搭配也不盡相同,暫編五部騎軍,五部弓兵,十部步兵,五部長槍兵,三部斥候兵,兩部警衛兵。” 隨著戲忠的話語,眾將也終于知道了楊帆為何會這樣軍改,這樣的編制能保證每大戰營都能有一萬騎軍,一萬弓兵,兩萬步兵,一萬長槍兵,將來面對任何戰場,任何敵人各戰營都能自行應付。 不似以前一樣,各營偏科太過嚴重,導致了管涔山山南之戰的悲劇,為了避免這樣的慘劇再次發生,楊帆才會推行這次軍改。 當然了,一些特殊的打擊手段楊帆自然保留了下來,比如純弓箭的遠程打擊,純騎軍的平原沖鋒等等,但這些兵種只在常規戰營的編制外,五大營為常規軍團,楊帆打造五大戰營是為未來的多面作戰打下基礎,這樣則更能發揮出戰營的戰斗能力,而不是像從前一樣,各戰營抽調一些兵力組成混合軍隊,每個戰營都有自己的戰斗風格,突然間強扭在一起,難免會出現配合不當,默契不生的現象。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