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孫策拿了戰馬后,楊帆可不管他怎么運回去了。其實送孫策戰馬楊帆也是突發奇想,這其中并不只有長輩對晚輩的贈與,更多的是楊帆打算讓孫策拉扯袁術、劉表等人。 江東之地善騎軍者稀少,孫策要想練就一支精銳騎軍,非得數年之功才行,這也是楊帆為何要讓孫策不出吳郡三年的原因所在,他不愿看到自己的部署被孫策的沖動給破壞。 江南之地,有袁術、劉表等多位大梟雄,袁術出身汝南袁家,注定他在資源、人才上比之別人積累得要快;劉表得到荊州黃氏、剻氏、蔡氏三家的支持,在一些方面也絕對要領先孫策,雖然歷史上對這二人的評價不高,但能在史書上留名的人又有哪個是易于之輩?故而楊帆的目的也多是讓孫策在江東快速站穩腳跟,然后三家相互征伐,避免一家獨大,這才是楊帆的最終目的,至于三千匹被閹割的戰馬,送了也就送了。 其實楊帆也是有些腹黑,想想那三千匹精壯的戰馬,每天吃喝拉撒就是一筆巨大的開支,對只有一郡之地的孫策來說也是亞歷山大。 孫策走后的第二天,皇甫嵩、朱儁、楊彪等人一同來向楊帆辭行。 對于這些朝中老將,楊帆隨即出言挽留,只見他說道:“諸位老將軍,你們還要回去長安?” “天子在哪,我就在哪!” 皇甫嵩笑道。 “是啊!” 朱儁灑脫的笑道。 “我是當朝太尉,自然是要回長安的。” 楊彪淡淡的回道。 “老夫的《東觀漢記》還未續寫完,自然是要回去的,此番老夫帶著琰兒與內人一同來到并州,打算把夫人與琰兒托付給博文代為照料,待老夫續寫完《東觀漢記》后再來并州。” 蔡邕顯然早有打算,此時正向楊帆托孤。 “蔡儀郎在哪寫不是寫?為何非要去長安?” 楊帆一愣,隨即問道。 “這博文就有所不知了,皇家藏書中有許多孤本、善本,續寫《東觀漢記》還需借鑒,老夫只能回長安。” 蔡邕回道。 聽到蔡邕的回答后,楊帆頓時肅然起敬,這位老人家可真是為了心中的夢想即便深陷虎穴也在所不惜。 “還請蔡儀郎放心,我定會妥善照料蔡儀郎的家人。” 楊帆鄭重的保證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