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四周百姓聽到楊帆的話后,漸漸露出憤怒之色。 看著四周憤怒異常的百姓,馬禪無所謂的笑道:“我馬家傳至如今,族中子弟數千人,仆人侍女上萬人,良田數千畝,金銀無數,商鋪遍布整個雁門郡,老夫不是妄言,只要我馬禪跺跺腳,這雁門郡也得震三震,我馬家今時今日的地位、威勢,何須看其他人的臉色?” 馬禪所言非虛,諦聽營的匯報中也提到了馬家的能量,從這點來看,馬家就是雁門郡的土皇帝,不是當權人的‘當權人’,換做以前,雁門郡的數萬人都是仰仗馬家生活,馬家如果有一天不在了,雁門郡將會有數十萬人面臨著生活危機,這一點毫不夸張,這就是雁門馬家的底蘊。 楊帆點頭說道:“馬家主所言不錯,你馬家養活了數萬人,甚至數十萬人,不過,馬家主有沒有想過,正是這數萬人,數十萬人撐起了你馬家,如今,這些人朝不保夕,命不久矣,他們,還會繼續撐起你馬家嗎?” 馬禪沉默了,良久過后,馬禪嘆息道:“老夫活了數十年,到頭來,還沒有你這年輕娃兒看得透徹!” 楊帆沉聲道:“如今漢室飄搖,各地群雄四起,你馬家想趁勢而起,此乃人之常情,你用一些不光明的手段除掉異己,也無可厚非,正所謂亂世出英豪,你馬家也算得上并州一大勢力,假以時日,雁門周邊將無人是你馬家的對手,但是,你犯了一個大錯,一個不能饒恕的大錯,至此,你馬家才會落到這般田地。” 馬禪問道:“何錯?” 楊帆伸手指著四周士卒說道:“就是他們的家人,雁門因我之功,周邊百姓皆來相投,你軍中許多人都是逃難而來的百姓家中子弟,你一心只為控制軍權,處處為軍隊著想,但你可有想過他們的家人,城中斷水這幾日,士卒們的家人共有三百六十七人被活生生渴死,其余百姓更有七八百人,你軍中的糧食、甲胄、武器、就連你麾下士卒腳上穿的草鞋,均是出自百姓之手,沒有百姓,你哪來的耀武揚威?” 楊帆的話仿佛重錘一般,重重的落在馬禪的心口,只見他苦笑道:“勝者為王,敗者為寇,今日你楊家軍攻入城中,自然是你說什么,就是什么了。” 楊帆搖頭道:“今日你不是敗給了我,而是敗給了你自己,你若有一點體恤百姓的心思,今日你馬家也不會流落到這般地步。” 馬禪突然抬頭看向楊帆,說道:“若我死了,你能否放過馬家的其他人?” 這點在來的路上,賈詡、戲忠等人就跟楊帆說過,楊帆麾下謀士們的意見出奇的統一,那就是不能放過馬家任何一個人,原因有幾點,其一,馬家在雁門樹大根深,與其他勢力盤根錯節,如今馬家人全集中在陰館城內,正是一網打盡的最佳時機,若錯過,將來難免生出事端;其二,陰館百姓這幾日被渴死上千人,楊帆以后若要得到百姓們的支持,就不能把這個責任往身上攔,況且兩軍交戰之際,雙方各出謀略,死傷在所難免,但這個責任楊家軍不能擔,而馬家就是百姓們的出氣口,也唯有馬家的覆滅才能澆滅陰館百姓的怒火;其三,從馬家招兵買馬,起兵抗擊楊家軍時,就注定了雙方不死不休,楊帆的勢力都在并州,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就算把馬家人放了,讓他們離開并州,但以馬家在并州的關系網,以后難免會讓他們反撲一口,從他們漠視百姓生命這點來看,馬家的當權人定是心狠手辣之輩。 楊帆笑道:“剛才馬家主不是說了嗎?成王敗寇,事到如今,馬家的結局是什么,難道馬家主你會不知道?” 馬禪面色頓時一僵,只見他朝楊帆下跪,道:“楊征北,千錯萬錯都是我馬禪一個人的錯,還望楊征北放過我馬家,馬禪愿意以死相抵!” 楊帆搖頭道:“你馬家人數眾多,我不得不防!” 見楊帆決心要殺他全家,馬禪心中恐懼無比,此時若只是他自己死,那他馬禪絕不會害怕,但若是他馬家全部陪葬的話,就另當別論了,傳承了無數年的家族,每個人的骨子里都刻著馬家的利益,個人的生命卻還不被人太過看重。 不遠處的馬闖面不改色,楊帆的話仿佛對他沒有作用,只見他沉聲道:“身為馬家人,死就死了,自古成王敗寇,還有何話好說?當初爾等起兵之時怎么就沒有想過會有今日局面?既然敢來爭,就得有死的覺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