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楊帆辯解道:“那不一樣,人禍豈能與天災想比?” 郭嘉再次問道:“主公出道之時,也不是在遼河水淹黃巾嗎?” 楊帆解釋道:“那時兩軍交戰,我軍人數太少,故而才會用水淹之計,況且我淹的也是黃巾亂兵。” 郭嘉問道:“當時黃巾賊裹挾數十萬百姓于遼河兩岸,主公一計,不知多少百姓遭殃,那時主公都能狠下心來,為何這時又不行?” 楊帆面色一變,朝郭嘉喝道:“郭奉孝,你到底想說什么?” 面對楊帆的質問,郭嘉面不改色的回道:“嘉只是要告訴主公,若我軍占據雁門后,雁門郡百姓都將受益,馬濤狼子野心,連自己的盟友都能全部殺害,此等狠心之輩,其對待普通百姓會是何種手段?” 郭嘉的話頓時說到了楊帆的心坎間,只見他在那糾結無比。 戲忠突然想到一計,連忙開口說道:“主公,忠有一策,可破陰館。” 楊帆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面對郭嘉的緊緊逼問,饒他舌燦蓮花,也不得不繳械投降,此時聽見戲忠的話,楊帆連忙問道:“志才快快說來!” 戲忠說道:“此計也是從文和的計策中衍生出來的,我軍可只斷不淹,陰館城中的人多是靠此河生活,想必不會有多少人家中有水井,馬濤麾下八萬人馬,每天人吃馬嚼都將是一個龐大的數字,況且是吃的水,只要我軍斷了治水,不出數日,馬濤軍中必將有人嘩變,到時我軍再趁機而入,定能一舉攻破陰館。” 戲忠的話頓時讓所有人都眼前一亮,賈詡思慮了一番后,點頭贊同道:“志才的計策定能破敵,詡贊同!” 郭嘉跟著說道:“不錯,此計甚妙,定能破敵!” 楊帆獨自思考了下其中利弊,隨即開口說道:“既然諸位都贊同此計,那本將就要下命令了!” 眾將聞言后,紛紛轉頭看向楊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