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蔡邕眼中閃過一絲異色,隨即點頭道:“那是自然,出自你口,入我耳中,蔡某絕不會讓第三人知曉?!? 士卒先是朝身后院子中的其他人掃了一眼,見沒人關注這邊后,他才悄悄的說道:“征北將軍于數日前攻破了汜水關,故而相國才會率軍退回長安,依靠潼關之險阻擋關東諸侯?!? 蔡琰聞言一喜,正想高聲尖叫,卻被蔡邕給伸手制止,只見蔡邕朝那士卒說道:“老夫知曉了,一個時辰后,老夫與諸位一道前往長安!” 士卒走后,蔡夫人便氣憤的說道:“你是不是老糊涂了?那董卓豈是善人?此時楊博文帶兵殺來,你還不趁機離開?” 蔡邕搖頭笑道:“夫人不知,董卓雖然粗鄙,行事也是有些不盡人意,但他還是比較注重文人的,而且《東觀漢記》未曾續寫完,還需借住宮廷典藏,故而我暫時還不會離開董卓?!? 蔡邕一生癡迷文學,對于能參與續寫《東觀漢記》的他來說,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這是他彰顯才華的絕佳時候,也是他今后的唯一追求,所以即便是董卓再惡毒百倍,蔡邕也不會選擇離開。 蔡琰皺眉說道:“父親,董卓乃是國賊,我....” 蔡琰還未說完就被蔡邕伸手打斷,道:“琰兒欲說什么,為父知道,不如這樣,你們母女留在洛陽,等楊帆來到時,跟隨他北上并州,待為父續寫完《東觀漢記》后再去找你們,如何?” 蔡夫人當下便說道:“夫君去哪,妾身就去哪,況且現在的洛陽亂得很,我們留下也不安全?!? 蔡琰猶豫了一會兒,其心中正在蔡邕與楊帆之間做著抉擇,片刻后她還是選擇了親情,說道:“琰兒也隨父親一道前往長安!” 聽到這母女兩的答復后,蔡邕微微一嘆,他的心里還是比較希望她們能留下來,畢竟待在楊帆身邊比待在董卓身邊要安全些,何況自己的弟子在楊帆麾下也是深受重用,到了并州后,絕不會虧待了她們母女,但這母女卻決心跟著他,這讓蔡邕又感動又害怕。 一個時辰后,一輛不起眼的馬車徐徐出了洛陽城西門,朝著潼關而去,車上佳人雙手捧胸,心中思念著她一直忘不了的人兒。 洛陽城自董卓率軍離開后就變得混亂無比,昔日的繁華已不復存在,唯有死亡、哭泣、害怕、瘋狂充斥著這座百年古都。 蔡邕離開洛陽的時候,孫堅也是來到楊帆帳內與其議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