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初平元年二月初二(公元一八六年十月初二)。 楊家軍共十二萬人出朔方分三路向五原而去。一路上旌旗招展,士氣如虹,三日內連克西安陽、成宜兩縣。 這日,宜梁以西的平原上。 兩支軍旅正一西一東的在這平原之上列陣開來,東邊乃是乞付部二十余萬人馬,其中十余萬騎軍分居左右兩側護住其中軍。 西邊是楊家軍軍陣,相比較乞付部的排兵布陣,楊家軍的軍陣要更為嚴謹一些,只見高順的陷陣營在大軍的正前方,其后是張遼的奮威營分左右向后延伸,形成一個三角形,三角之中則是黃忠的飛羽營,飛羽營正后方是楊帆的護軍營,護軍營兩側分別是關羽的迅捷營與趙云的疾風營各向東北方與東南方延伸。 從天空往下看的話,楊家軍的陣型就像一個大大的‘w’字,這也是典型的分流騎軍的戰陣。楊家軍軍容肅穆,不動如山;乞付部人數雖眾,卻雜亂不堪,喧鬧無比。 清風徐來,卻吹不散這肅殺的氣息,烈陽高照,楊帆抬頭望去,暗道好一個艷陽天。楊帆朝身旁的典韋看去,典韋會意,隨即策馬奔出本陣,來到兩軍之間勒馬而立,揮舞著手中的鐵戟,大喝道:“我乃陳留典韋是也,誰人敢與我一戰?” 乞付部頭領喚作乞付完顏,只見他伸手朝典韋一指,其身旁一將頓時打馬朝典韋沖來。 這將身材高大,亦是魁梧不凡,提著一根狼牙大棒就與典韋戰作一團。二人皆是力大之輩,你來我往之間,兵刃相撞之時,聲聲震耳的碰撞聲讓人聽得心驚肉跳。 眨眼間,二人竟斗了五十余個回合,典韋一時拿他不下,只見他突然打馬回撤,那鮮卑戰將自然是窮追不舍,緊隨其后。典韋隨即從腰間摸出數把小戟就朝身后那鮮卑戰將甩去。 那將一時不慎,前胸頓時中了典韋兩戟,應聲掉落馬下,典韋得勢不饒人,隨即調轉馬頭朝那鮮卑戰將奔去,手起戟落,一顆大好人頭便伴隨著鮮血沖天而起。 “喝……”“喝……”“喝……” 楊家軍將士見典韋首戰立功,紛紛高舉手中武器大喝,一聲聲怒喝,猶如浪潮一般洶涌澎湃的朝著鮮卑軍陣拍打而去。 典韋亦是拍馬舞戟,大喝道:“還有誰敢來送死?” 乞付完顏見狀后,再次派出兩將迎戰典韋。典韋不怕反喜,只見這位來自陳留的莽漢雙手各持一戟不退反進的迎了上去。 這兩名鮮卑將領長相相似,招式相同,顯然是同出一門的孿生兄弟。這二將雖武藝不及典韋,但這二人的武藝卻有相輔相承的作用,一時間,竟把典韋給弄得狼狽不堪。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