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乞付元康面無表情,不知在想些什么,半晌過后,才見他說道:“漢軍素來詭計多端,那漢將楊帆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此事不可操之過急,需打探清楚后再做計較?!? 部將卻滿臉不屑,說道:“公子,那漢將楊帆不過是趁南匈奴內亂才抓住機會崛起,此等投機之輩,怕他做甚,若對上我們鮮卑鐵騎,定叫他有來無回?!? 另一人也跟著說道:“公子,漢軍只有一彪騎軍,若我們滅了這支騎軍,無異于斬斷漢軍的雙腿,到那時他們還不是任由我們宰割?” 這人剛說完,只見另外一個人說道:“公子,漢軍騎兵在草原深處孤立無援,此乃天賜良機,若不把握,豈不可惜?” “對呀!公子,出兵吧!” “公子,我鮮卑六萬鐵騎何懼漢軍?” “漢軍太過猖狂,竟敢進我朔方,這次一定要叫他們嘗嘗厲害?!? “數百萬糧食啊,夠我們吃幾年的了。” …… 這個話頭一經挑起,卻有些止不住的趨勢,這營帳中頓時成了菜市場,你一言我一語,說得不亦說乎,到最后,居然有人開始幻想打破臨戎城后的景象。 這些鮮卑將領的行為還真有點不知者不畏的意思,這一現象充分體現出了乞付部眾將的軍事涵養是多么的低下,如果不是他們掌握著這個時代的野戰之王-騎軍,其結局可想而知,哪會有讓他們常年犯邊,而漢朝卻無能為力的局面? 這些涉及到敏感話題的語言我們暫且不說,只看這群人中還是有比較理智的人存在,就好比乞付元康,此人謹慎慎重,考慮的事情也很完善,但一個智者的想法,又怎會有數名智者集中了各自的意見后所歸納出來的想法周全? 這不,被稱之為鮮卑之狐的乞付元康還是掉進了楊家軍所布置的陷阱中,只見他思慮再三,加之麾下眾將的群情激昂,當下決定先派哨騎前往臨戎境內探查楊家軍的虛實,隨后集結五萬大軍準備,待消息傳來,確認無誤后再揮軍西進。 可乞付元康派出負責探查的哨騎卻是陽奉陰違,只不過圍著迅捷營盤轉了一圈后就回來復命。在乞付部大部分人的眼中,楊家軍不過是板上魚肉,任人宰割之輩。何必大費周章,又累又苦。 乞付元康收到楊家軍疏于防范的消息后,心中頓時疑惑,但耐不住麾下將領的死磨硬泡,最終還是決定起馬軍五萬西侵臨戎,其首要目標正是關羽的迅捷營盤。 這場決定著朔方霸主地位的戰役就這樣拉開了序幕,大多數人的目光都往這里聚集過來,他們都想看看當初在黃巾之亂中創造輝煌的那個年輕人是否還能繼續其不敗神話。 臨戎縣衙中,得知了乞付元康起兵來犯的情報后,楊帆立即召集麾下謀臣議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