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林通帶人走后,周青幾人繼續趕路。一路再無阻擾,不到兩個時辰,鏢車安然抵達信寧鏢行。 這信寧鏢行是處三進三出的大宅院,街門匾牌上寫通紅四個大字“信寧鏢行”。進了街門,迎面影壁上鎏金一個“鏢”字,外院停放了七八輛鏢車車廂。 信寧鏢行當家的叫周茂行,和兩個小妾住在后院。二院正房為客堂,周青居住東廂房,西廂房備以客人住宿。其余鏢師傭人則住在倒座房,跨院搭了馬廄專門養馬。 當年周茂行祖父由延安府遷至信州之時,正值中原與西胡連年交戰,百姓流離失所,盜匪山賊也隨之四起。周茂行祖父仗著一身武藝做起了押鏢運貨的買賣,經三代人經營方至如今地步。 信州至東京大路一條,小路兩道,官府、綠林均會賣信寧鏢行面子。這里面錢財疏通自不必說,周家幾代人行事作風也是緣由。 信寧鏢行立號之初便奉行逢人先帶三分笑,遇事便讓三分禮的準則。到了周茂行當家,更是廣結善緣,又在江寧、東京設下分行,買賣做的是越來越大。 皆因周茂行其人文武雙全,年輕時中過秀才,先生喜其文采,賜字景文。周茂行有秀才身份易與官府打好交道,其為人豪爽仗義,跟江湖中人也結交甚歡。若是只論武藝,周家劍法絕非頂尖,能創下這份基業,靠的就是周家人自身的魅力了。 周家一直人丁不旺,周茂行上數三代單傳,到了他自己更甚,知天命之年仍無子女。夫人郁郁而終,小妾娶了兩房,卻都是猴子撈月亮空忙一場。 許是命中注定,本來周茂行已然認了命,不料一日走鏢回來的鏢師領來一個約摸十歲的男孩,說是路上所撿,自道也姓周,小名三娃,無有大號。 周茂行觀其五官清秀,難得的是面相忠厚,便收其為義子。當時令曲評話里講的最多的就是薛仁貴、周青的故事,因此為其取名周青,望其能像令曲里的周青一般重情重義。 周青果然對得起這個名字,扶危濟困、重情重義,年紀輕輕就在江湖上立下響亮的名號。待到二十歲行冠禮,周茂行恐其年少輕狂,又賜字慎之。 周青冠禮之后,周茂行就急不可耐的為其定下婚事,女方是西城的商賈顧家獨女,閨名紅英。顧紅英比周青小一歲,雖為商賈之女,卻也有些才藝,可貴的是溫良賢淑、持家有道。 周青一身本領,相貌不凡,紅英雖無絕頂之姿,卻也溫婉可人。小兩口相敬相愛,一家人自得其樂。又二年,紅英有孕,顧周兩家自是歡天喜地。然天不遂人愿,待到臨盆之際,竟然難產,母子皆亡。 嗚呼哀哉,受此打擊,顧老爺一病不起,半年后郁郁而終。周茂行本來花白的頭發也一夜全白。 周青自不必說,自此而后,沉默寡言,在妻兒墓前結草為庵,日夜相守,每日里只一心練劍。如此又三年,周青思念之情稍解,便向父親說明要外出游歷。周茂行心疼兒子,自無不允。 游歷三年有余,周青心念父親方自轉回。父子相見,一番歡喜自不必說。 周青閑來無事,索性領了鏢押往東京,返回途中又自江寧分行領了鏢押回信州,這才遇上了林通等人。 且說周青在外院招呼鏢師卸了鏢箱,一應登記完畢,這才往后院給父親請安。 周茂行年歲已高,無事便在后院書房習字。周青進到書房,看父親正在觀瞧一副書法,緩步走到跟前說道:“孩兒給父親請安了。” “青兒回來啦,一路還順暢?”周茂行轉頭笑道。 “還算順利。”周青便把一路見聞說與父親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