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邱梅開門見山地說明來意,“于先生,上次也和您說了,我們那邊想要辦一個養雞場,現在缺少一個懂技術的人,雖然咱們只有一面之緣,但能看出來您在這方面絕對是專家,愿不愿意來咱們廠工作。” 于洪志冷嗤一聲,“你們廠多少人?” 邱梅卡頓一下,硬著頭皮道:“七個。” 其實單論職工只有五個,但算上袁秀秀和自己,可不就七個人嗎? 即便多出來了兩個人,聽在于洪志耳朵里也像笑話似的。 “縣養殖場有將近一百名職工,我吃飽了撐的去你們那?”于洪志又問,“工資每個月多少?” 邱梅如實說,“普通職工十塊錢一個月,您要是過來,我可以給您二十塊錢。” 于洪志冷著臉,“我現在一個月的工資是三十六塊。” 雖然在廠子里的生活的確不如意,但于洪志畢竟工作年限長,在排資論輩按照年限算工資的廠里給到職工的頂格工資。 縣城工人基本最高的工資也就是這個數了,后面不升領導是加不上去的。 因而也一直有“36元萬歲”的說法。 這個數字邱梅是給不了的。 畢竟養殖場才剛剛開起來,遠沒有那些大廠子的財大氣粗。 再者說了,加工廠畢竟是邱梅自己的廠,給膳大娘的錢雖然多,也是邱梅能做主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