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青儲和地龍-《大唐稱王》
第(2/3)頁
當然,這只是玩笑,李世民要,王牧肯定得給,只不過他不會答應分一半出去,畢竟封地產出,屬于私人財產。
私人財產不可侵犯,雖然法律之中沒有這一句,不過這是共識,其他條款,也保證了這一點,掠奪別人私有財產,不是搶劫,就是偷盜。即便是皇帝,沒有正當的理由,都不好對臣子抄家,尤其是大世家,即便涉及到謀反,也不可能像影視中那樣,滅九族,滅三族的,最多就是子孫被牽連。
“走吧!帶朕去看一下你這里治理得如何。”李世民滿意的拍了王牧一下說道。
“臣這里和嶺南差不多,主要是種植三季稻,因為百姓一年到頭都在為水稻忙碌,所以山地種植果樹,蔬菜,也種一些豆子小麥。”王牧講解道。
“你這里糧食也不多,朕就免兩年糧稅,一年勞役,你覺得如何?”李世民問道。
“陛下英明,臣會讓人張貼告示,陛下巡視林邑三郡,體諒百姓辛苦,所以免了稅收。”王牧恭維道。
“朕聽說你這里,能提供不少肉食?”李世民問道。
“陛下要征遼東?”王牧問道。
“不錯!高句麗是心腹大患,不得不除。”李世民很肯定的說道。
“陛下所言甚是。”王牧拱手說道。
遼東半島,不說它本身在很早以前,就屬于中原,野豬皮也是在那里發展起來的,打下來之后,把那些家伙全部搬遷,只允許漢人生活,以后就沒有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發生。
楊廣征遼東,并不是好大喜功,而是他知道那里的重要性,王牧記得,另外一個世界,不但李世民打了遼東,李治也打過。三朝皇帝都攻打高句麗,臣子還支持,就只能說明,這是不能輕視的敵人,位置也非常重要。
王牧和凌敬閑談的時候分析過,打下遼東,中原就有一個方向沒了敵人,可以少很多兵力來防守。以遼東的地形來看,只要守住上面長城一線,腹地就足夠安全,相當于把現在漁陽一帶的兵力,移動到長城就可以了。同樣的兵力,防守更多地方。
至于更遠一些的北方,異常寒冷,只有一些和野人差不多的土族,只要中原不和他們交流,至少得過幾百年,才能勉強算進入封建時代。有這么長的時間,足夠中原抽出人手,把那些野人抓回來做奴隸。
遼東半島還有一個巨大的威脅,那就是可以從海路到中原,以海岸線的漫長,敵人可以從任何一個地方登陸。為何明朝的時候,倭寇那么猖獗,不就是因為他們可以四處游擊,又無法長時間聚集重兵防御嘛。雄主朱棣,三征草原,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人,都拿海外敵人沒有太好的辦法,所以完全打下遼東半島,才是最佳選擇。
李世民微微一愣,隨后說道:“朕還以為你要勸朕時機不到呢。”
“雖然說再過幾年攻打,會容易很多,不過臣以為,現在攻打,也未嘗不可,即便一年無法打下來,也能把高句麗打殘,再打第二年就是了,以目前朝廷的實力,支撐得起。”王牧分析道。
“不能久戰,薛延陀發展有些快,李思摩他們只能勉強牽制;吐谷渾和西域,也不太安穩。在遼東久戰,朕擔心那些東西乘火打劫。”李世民搖搖頭說道。
“草原就是這樣,一個部落衰弱,很快就有另外一個部落取而代之。”
“是啊!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又不能長年派大軍守在那里,而且朕在的話還好,一但子孫軟弱,多半又是一個大敵。”李世民感嘆道。
“其實這也好辦,把草原打下來,移民過去,在草原上修建烏堡,限制游牧民族的發展,時間久了,中原百姓就多了。”王牧提議道。
“這很難啊!修建烏堡還可以用磚建,不過移民就麻煩了,那邊很多地方都不適合種地,養著太多人,朝廷負擔不起。”李世民搖搖頭說道。
“百姓可以放牧啊!別人能放牧,中原百姓自然也可以放牧,沒有經驗,慢慢學習就是。”王牧理所當然的說道。
“話雖如此,但是百姓對于放牧,沒有那么適應,需要很多時間學習,前期需要投入太大了。”
“臣有辦法可以儲存青料,百姓搬遷過去,一部分人放牧,一部分人收割草料,比起游牧民族,能養更多牛羊馬匹,只要利益足夠,百姓會適應那邊生活的。”王牧勸說道。
“儲存青料?朕記得草原上他們每年都會割草,堆著給牛羊過冬的吧?”李世民眉頭一皺,回憶了一下說道。
“不一樣的,他們只是割回來堆著,等冬天的時候都變成了枯草,而且那些家伙,除了放牧,笨得很,陛下我帶你去看看就明白了。”王牧搖搖頭說道。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罗县|
龙山县|
乐清市|
星子县|
定安县|
敖汉旗|
秦皇岛市|
东阿县|
碌曲县|
昌邑市|
曲麻莱县|
洪湖市|
天门市|
明水县|
福鼎市|
西城区|
阿合奇县|
景泰县|
尚志市|
清徐县|
古交市|
张掖市|
浑源县|
平原县|
博罗县|
安国市|
开江县|
双城市|
星座|
新津县|
武威市|
广安市|
肇州县|
陆河县|
田东县|
普宁市|
邳州市|
平山县|
永泰县|
沙河市|
清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