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兩側左右的副將,得到了軻比能的命令之后,自然是馬上就開始指揮著麾下的騎兵,往前沖鋒。 戰場上只有徐晃的萬余騎兵,他們現在已經有超過兩萬騎兵,殺到了城下,自然沒有任何的猶豫。 不過只是先試探性的進攻,軻比能也沒有讓自己所有的人馬都沖上去。 只是讓副將先去試探試探敵軍的實力。 副將殺出來。 立刻直奔徐晃所在的位置而來。 一左一右的騎兵,各自率領了五千人,想著城門處發起了進攻。 這些鮮卑族的騎兵,其實和烏丸的騎兵,沒有太大的差別。 都是比較簡單的騎兵,馬匹上除了一些簡單的裝飾品之外,基本上沒有任何的護甲之類的東西。 就連馬鐙這個東西,也鮮有發現,雖然馬鐙經過了劉備的一波推廣,其實知道馬鐙的人已經有很多了。 但是奈何鮮卑族的人和烏丸一樣,不擅長鍛造,他們手中的武器,都還需要向大漢進口,更何況是馬鐙這種技術性比較強的東西了。 那是劉備和劉爭自己都稀缺,自然不可能賣給這些北方的異族。 而袁紹雖然是有鍛造馬鐙的能力,可袁紹還沒有來得及大面積的普及馬鐙,自己就已經身死了,輪到袁熙的時候,他也沒有將馬鐙大量的賣給蹋頓和鮮卑人。 這倒不是因為袁熙小氣,而是因為袁熙自己始終都是一個漢人,他對于這些北方的游牧民族的威脅,比任何的人都清楚。 一旦北方的這些游牧民族的人,有了馬鐙這種神器,只怕是如虎添翼,到時候騎兵這一刻,幾乎無人能出其右。 將馬鐙大面積的賣給異族,只為加快自己的死亡。 袁熙又不傻,自然不會做出這等蠢事。 所以,就算是到了如今這個年代,烏丸人和鮮卑人,對于馬鐙這東西的普及度,依然不高。 可劉爭麾下的騎兵,馬鐙的普及率就不一樣了。 劉爭是最早鍛造出馬鐙的,他對馬鐙雖然是隱瞞政策,并且故意用馬匹身上的盔甲遮攔,可也正是因為這樣,讓劉爭有足夠的鐵礦去鍛造馬鐙。 麾下騎兵,但凡是有馬匹的士卒,都配備了馬鐙。 有了馬鐙之后,就算這個士卒的騎術并不算是出色 ,可面對這些敵軍的進攻,也同樣能夠做到,和這些常年在馬背上長大的異族,在戰馬上抗衡。 就在一左一右的鮮卑將領殺過來的時候,徐晃也在這個時候,指揮著自己的人馬,應對起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