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教字是萬萬不敢當的,但與道長坐而論之倒是可以的。” 許仙哪里敢托大,人家這位可是前朝便已經御封真君的大人物! 而且是前朝他還活著的時候,就被敕封為真君的。 簡單說,這位真君就是傳說中的“肉身成圣”!而且還是活著直接肉身成圣的大佬! 據說還有神職,端的是厲害! 在這樣的人物面前,許仙哪里敢拿大?! 招呼他們坐下后,許仙沉吟了會兒才嘆氣道。 “異類修行,多在山中。山中世界,強者為尊。在這種心態之下,以禮法難以束縛。自持勇力,多犯因果。” 許仙沉吟了會兒,道:“所以我不以教導為先,而是先以律法約束其行為。” “對于多數精怪而言,他們初入人間就仿若一張白紙。只是憑著開啟靈智后所知的一切行事。這個時候去教導禮法,將與他們的觀念產生沖突。所以實際上他們并不認可。” 上茅真君聽的這話,不由得若有所思。 許仙則是繼續道:“如同孩童一般,他們無善惡是非之分。這個時候先要以律約束,其后才是教導。” “上教者身教,中教者言傳,下教者書文。我以為,以身作則是最好的教導。” 望著上茅真君,許仙很是誠懇的道:“所以,實際上一位師父所能帶的弟子,其實是有限的。” “因為最好的教導只能是身教,身體力行為教。是以夫子雖然有教無類、弟子遍天下,然而最終成賢人者不過七十二而已。” 上茅真君聽的這話,不由得點了點頭。 夫子想來提倡的就是有教無類,然而只有跟隨著他東北西走的七十二門徒,最終成為了儒家七十二賢人。 其余的弟子幾乎都聲名不顯,圣人都如此何況他們呢。 “那依二郎之見,只能用律法約束么?!” 上茅真君有些失望,他希望的是能有更好的方法。 許仙聽的這話頓時就笑了。 “真君吶!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利天下,而天下助之。害天下者,天下厭之。” “所以無論驅于世人抑或是修行人,根本的‘因’在于:利!” 上茅真君楞住了,這個論調他也是聽過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