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尹甸城的高端實驗室之內(nèi),項目主持者正向著墨誠展示他們?nèi)碌漠a(chǎn)品。 那是一輛從外形來看,和已知的所有機甲都有著相當區(qū)別的裝甲。 目前大眾所知道的機甲,大多數(shù)秉持著輕便,快捷,著裝速度快這些方面上下功夫。 至于防護能力,有著各種類掛載式防護立場配件下,絕大多數(shù)機甲都不會考慮增加自身厚度來提高防護力。 這是兩百年來機甲發(fā)展歷史當中,已經(jīng)成為【定律】一般的東西了。 但是現(xiàn)在,這個【定律】便在墨誠面前被推翻了。 那是一幅高大的裝甲,厚重且充滿質(zhì)感,同時期體型也遠超平常的機甲。 “很多人都覺得,機甲有著防護立場裝置的搭載,所以只需要盡可能的壓縮著裝時間,并且將外置裝備進行升級就夠了。” 項目主持人一揮手,斷然否定道,“但我要說,他們的想法都錯了。整整錯了一百年!” “為什么要在壓縮著裝時間上下功夫?無論再怎么壓縮著裝時間,他都在著裝的時候有一個絕對不為零的時間處于最弱的狀態(tài)。” “那么,你的解決方法是什么?” “那就不要所謂的著裝了,讓著裝者全年全天的著裝機甲,生理問題完全可以靠內(nèi)置的維生裝置來進行。” 這無疑是一個有著相當可行性的想法,但這種做法對于著裝者們來說,卻也是一個極大的負擔,無論是精神上還是肉體上的負擔。 因為這種做法,幾乎等同于將人和機甲縫合起來。 項目主持人繼續(xù)說道:“同時,這些裝甲的著裝者是【教士】,所以對于重量問題,我們完全可以將其無視。裝甲防護力不夠?掛載防護力場的同時,加厚裝甲,攜帶更多的武器。” “重量太大難以飛起來?加大動力源輸出,【教士】本身就擁有著極強的身體素質(zhì),一般的能量輻射對于身體的傷害,他們單靠自身身體素質(zhì)就能夠扛下來。” “同時為了保證裝甲的靈敏,還可以對著裝者進行神經(jīng)連接,最大程度確保其靈敏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