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建安四年,八月中旬。 揚州九江,淮河以南地界內(nèi), 隨著入秋以來,各地氣溫已經(jīng)全面降低,秋高氣爽,而收完秋糧的老百姓一個個臉上洋溢著笑容, 他們絕大多數(shù)都在政府的號召下進行各種勞作,這么多年了,從未如此滿足過。 糧食豐盈,生活富足。 和天下其他州郡相比,他們幸福太多了,這種生活他們早幾年想都不敢想,這一切都是楚楓給他們的。 而此時,在壽春通往合肥的官道上,一男子披著一件白袍,騎著一匹白馬,腰間懸?guī)鍎ΓR鞍掛著銀槍。 男子左右環(huán)視,不禁皺眉。 他聽聞?chuàng)P州之主施以仁政治民,所以才至此,而自從過了淮水后,沿途少有見到凍死餓死的老百姓。 這里比豫州、揚州、甚至比冀州都要強很多,最起碼他沒有看見人間慘案,沒有看見易子相食,沒有看見白骨遍地。 而且這一路過來,他竟然沒遇見過一處盜賊,要知道之前他從豫州過來,沿途有十數(shù)處盜賊攔路。 “吁!” 男子勒住韁繩,看著遠處河道兩旁辛苦勞作的百姓,其不禁又皺眉,這一路上他看見很多地方都在征徭役。 這是這里出奇的多, 果然,天下沒有絕對仁政的地方,一次性召集如此多的百姓服徭役,顯然是懷有私心,這不禁讓男子深吸口氣。 翻身下馬,男子牽著戰(zhàn)馬靠了過去。 臨近,男子更是被眼前的一幕驚到,中間是一條河道,而這條河道不是多寬,根據(jù)地圖這里應(yīng)該也是最近幾年連通的。 而無數(shù)民工正在河道兩邊,全都賣力挖著泥土,往往都挖了一丈深還在繼續(xù),有人挖有人刨有人背。 古代的河道除了天然形成,那就只能是一鍬鍬挖出來,這些人此刻目的就是擴張航道,讓河道更寬一些。 而這么長一截,看上去在賣力刨挖的少說也有好幾萬人,一個個汗流浹背。 “老伯,我來幫你!”男子主動接過一個背簍,里面裝的全是泥土。 老伯擦了擦額頭細汗,開始他以為男子也是勞作的,可見其帶有佩劍,戰(zhàn)馬,顯然并非本地人。 “小友,看你這身打扮,你應(yīng)該不是本地人吧?”老伯輕笑問道。 “我,我中原人,過來逃難的。”男子解釋了句。 “中原的?嘖嘖,那里可亂的很呢,你這逃難可就逃對了,咱們揚州可比中原好無數(shù)倍。”老伯自豪說道。 “嗯,一路過來揚州境內(nèi)的確好很多,到處都是救濟災(zāi)民的地方,沿路也很少有凍死餓死的百姓。” 男子對此還是比較認同的, “那是,咱們揚州能有今天,全都是楚公庇佑。楚公就是紫微星下凡,特地拯救我們這些勞苦百姓的。” 老伯說著,特地拱手過頭以示對楚楓的尊重。 “紫微星下凡?”男子愣了下:“老伯,我這一路走來,見了無數(shù)被征來服徭役的百姓,不是修路就是修水渠,” “楚公雖然施恩賑粥,可卻狂征暴斂,動員數(shù)以十萬計的百姓勞作,此等上位者,焉能稱為紫微星?” “小伙子你話可不能亂說。”老伯瞬間急眼。 “你不是本地人,不清楚沒事,但是揚州境內(nèi),你說誰都可以,唯獨不能說楚公半個字的不字。” 老伯鄭重其事,漲紅著臉道。 “額,是在下唐突了,只是不知到底為何?”男子皺眉,他還從未見過百姓如此護持這么個人。 甚至古籍中他都沒聽過。 “小伙子,你叫什么名啊!”老伯問道。 “在下趙云,不瞞老伯,在下至此便是為了尋找仁主,為之效力,聽聞?chuàng)P州之主仁厚,故而至此一探究竟。” 趙云放下背簍,神色鄭重道。 他早年出山時,便是認為公孫瓚乃仁政所在,追隨數(shù)年,卻發(fā)現(xiàn)公孫瓚性格逐漸兇殘起來,更是誅殺了劉虞。 正逢長兄離世,他便選擇隱退,這一隱便是數(shù)年。 “那你可尋對地方了,楚公為人清廉,公正嚴明,又知人善用,只要你有本事,楚公一定會重用你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