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主公,或許項羽之言,未必不是真的。我們原本就是想要挑撥離間張繡和項羽,自然也沒有瞞住其他兵卒,那張繡必然知曉。項羽此舉倒是說得通,而且將說客首級懸掛旗桿之上,就算張繡再聰明,也不會再懷疑項羽的忠心?!? 諸葛亮暗暗慶幸,下意識地摸了摸自己的脖子,還好之前沒有逞能自己去當(dāng)說客,不然現(xiàn)在下面掛著的腦袋就是自己了。同時開始將自己帶入項羽的角色,思考了一番,反倒是覺得項羽這樣做張繡肯定不會懷疑。 而項羽將首級懸掛在旗桿之上,這就是狠狠地打了荊州的臉面,正常來說,兩軍就是生死大敵,不共戴天。豈會想到雙方還能夠合作?你看看,都把咱荊州牧大人氣得要在了項羽了,誰還會相信咱州牧大人能夠跟項羽合作? 若是項羽或者張繡想要將計就計,引誘我軍出兵,那應(yīng)該放活著的說客回來才是。這種粗暴打臉方式尋求合作,翻遍史書也沒有這樣做過。 “主公何不一試呢?若成張繡便是第二個曹操!” 諸葛亮想了想,還是覺得可以試一試,一旦成了,那么取得的戰(zhàn)果就很大了,或許能夠一下子將張繡軍給打殘了。早點解決了北方之亂,也好騰出手來解決南方四郡之亂。 南方四郡相對而言,接受教化較少,宗賊勢力大,張羨久在南方四郡做官,影響巨大,就連州牧大人都不及。黃祖和蔡瑁能夠阻擋南方四郡聯(lián)盟軍北上,可是想要平叛,還是需要襄陽這邊出大軍才得。 時間拖久了,不管是曹操還是孫策都有可能趁機來攻打荊州,畢竟荊州可是一塊大肥肉。甚至就連益州的劉璋也是跟荊州關(guān)系也是很惡劣,早年劉表還支持益州劉焉手下謀反,很多跟劉璋關(guān)系惡劣的益州人也多是跑到荊州接受劉表庇護。 “就依先生之言,何人愿意為將,等張繡軍中混亂之時,誅殺賊軍?”劉表被諸葛亮給說動了,同意了下來,同時詢問身邊將領(lǐng)。 然而一眾武將面面相覷,每一個敢應(yīng)的,說是那么說,看上去一切都很美好,但誰又能百分之百保證一定成功。荊州的老油條武將們,擔(dān)心自己成了城下那一顆無名腦袋。 “小人愿意領(lǐng)兵!”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