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一夜。 葉秋抱著沈楚恬,以星河為被,大漠為床,在這深邃神秘的大漠中相擁而眠。 清晨,浩瀚沙海的地平線上緩緩升起一輪紅日,將金沙染上一抹殷紅。 沈楚恬輾轉(zhuǎn)從睡夢中醒來,偶見絲縷微光從帳篷的細縫透進來,將帳篷內(nèi)的一切也鍍上了一層金色。 她揉揉眼睛,看著身旁還在熟睡的葉秋,突然鼓起勇氣伸出手輕輕描摹著眼前男人的眉眼。 過了會,沈楚恬緩緩爬起,輕手輕腳走出了帳篷,生怕吵醒了葉秋。 晨曦間的朝陽照耀戈壁沙漠上。 遠方,是無盡的沙海。 在朝暉的映照下,無數(shù)沙粒閃爍著奇特的七彩光芒。 這是沈楚恬在過去十幾年年的生命中從未見過的另一番美景。 這種美不同于海的婉約,更有一種野性的張揚,卻又有與大海一樣的包容,震懾人心。 沈楚恬深吸一口氣,正打算回帳篷里叫醒葉秋,一起看看這美景。 剛轉(zhuǎn)過身,沈楚恬撞了葉秋一個滿懷。 不知何時,葉秋也走了出來,站在沈楚恬的背后,并未發(fā)出一絲聲音。 “小恬,早上好。”葉秋溫柔地抱住沈楚恬。 沈楚恬依靠在葉秋的懷里,如同小貓咪般探出小腦袋,在晨光的照耀下,小眼睛格外明亮。 “葉秋,早安!” 兩人相擁,一起靜靜欣賞著絕美的旭日東升景色,感受著這壯麗的風(fēng)景。 豪久,葉秋起身,大聲對著沙漠吼道:“沈楚恬,我喜歡你!” 沈楚恬猶豫了一下,也上前,用盡這輩子最大的力氣:“葉秋,謝謝你的喜歡,我也愛你!” 這個傻憨憨,難得勇敢一次。 良久,太陽的全貌浮現(xiàn)而出。 沈楚恬的小肚子發(fā)出“咕嚕”的聲音,葉秋才低頭說:“餓了?” “嗯,餓了。” 沈楚恬憨憨地笑了笑說道:、“葉秋,咱們今天去看莫高窟嗎?” “嗯,是的。” 昨夜睡覺前,葉秋展示了自己淵博的見識。 他抱著沈楚恬,把當年講解員與研究院老師們所說的莫高精神全部告訴了沈楚恬。 沈楚恬聽著當年的艱苦條件與那些偉大先輩們的光輝偉大故事,直掉眼淚。 最早的段老,常老,樊老等等... 來到敦煌后再也沒有離開過,漫漫黃沙無法掩蓋他們對于莫高的熱情,即使在最為嚴峻惡劣的環(huán)境下,挑燈修復(fù)與守護這珍貴的文物,無怨無悔。 他們所承受的絕非一般人能承受的,正是因為先人們的努力,才致使一代又一代的芊芊學(xué)子與知識分子甘愿拋下一切,遠赴莫高,為其奉獻一生。 沈楚恬聽得如癡如醉,最后在葉秋溫暖的懷抱里睡著了。 正是因為這群熱切少年拼勁了白頭,才得以保護國內(nèi)多少文化古跡留存至今。 不為錢財,不為名利,一切的一切都奉獻給了敦煌。 正如常老所說的那句:“今生唯恨歲月短,來世再做敦煌人。” 這是何等的情操與理想。 在前往莫高窟的路上,沈楚恬通過影像,通過講解員老師們的介紹了解到了初步的文化。 小妮子的眼眶紅紅的,緊緊拉著葉秋的小手。 她的共情能力本就很強,葉秋并未嘲笑,因為他第一次來的時候也紅了眼眶... 半個小時的大巴路程。 沈楚恬終于看到了處于鳴沙山東麓的崖壁上,連綿不絕的敦煌洞窟,左右全長1680米。 如今在修繕下,這里一改前貌,再也不是漫漫黃沙。 葉秋拉著沈楚恬的小手,并沒有跟隨著講解員老師,而是自己帶著沈楚恬逛了起來。 “這是盛唐時期所開鑿的洞窟,那個時候國泰民安,經(jīng)濟發(fā)達,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雕塑建筑造型之柔美,顏色之驚艷...” 沈楚恬看著眼前被稱之為力士與天王的雕塑,還有一個圓滾滾的小肚子,笑容可掬的模樣。 “葉秋,唐朝是以胖為美吧,雕塑看起來也是胖胖的..” 葉秋溫柔一笑:“真聰明。” “走,再去看看其他朝代的,這里不少洞窟其實都是百姓自己開鑿的,他們每個人內(nèi)心中都有著自己的堅持,不少人為了開鑿一個洞窟甚至要耗費幾年的心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