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還有90后,他們無所事事,人均躺平,無法再為社會作出貢獻,這樣的生物垃圾,留著就是浪費空氣,浪費土地,浪費糧食。” “我不是貶低90后,我只是想說,他們太垮了:垮掉的一代!” 作為一名教授,還是一名老教授,老教授的人脈還是非常廣的,支持者并不在少數。 老教授不喜歡玩微博,也不會玩微博,但是他建立了一個貼吧,而且關注的人數并不在少數。 關注:12.3w 貼子:186w 十幾萬的關注。 在貼子發出去不久,就有很多一樣看不慣90后的中老年人,開始了抨擊。 “90后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嬌生慣養,從小在蜜罐里長大。” “90后比較自私,精致的利己主義者,不懂得為他人著想。” “90后想法頗多,個性張揚,團隊意識不足,喜歡特立獨行。” “90后興趣愛好多,知識面廣,全面發展,但是非主流。” “90后思想墮落,離經叛道,爛泥扶不上墻,是道德毀掉的一代。” 先捧后踩。 貼子里不乏一些90后。 但是,這些90后并沒有反擊。 為什么? 因為他們的思想已經被同化了。 作為這位老教授的學生,常年耳濡目染之下,三觀會潛移默化發生改變。 《毛毛歌》只是一個導火索。 一時間,張嵩被推上風口浪尖。 已經回到家的張嵩,正在思考著怎么解決這件事,結果沒想到這位自己從不曾得罪過的老教授,就給自己來了這么一記重錘。 張嵩沒想過回避這件事。 被人欺負上門了,如果再不做出一點回應,只會讓人覺得你沒理了,默認了自己的錯誤,這樣就會讓本就沒有立場的網友瞬間堅定不移的支持老教授。 思索了一番后,張嵩在老教授發的貼子里發了這么一段內容: “前些天我看到這樣一個新聞:一個大學生模樣的年輕人勸導中年人,不要在人行道上停車,反被責罵說讀書讀傻了吧,少年傷心的哭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