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在意的是,京城發生了一些很詭異的情況,那就是普通百姓跟上層的讀書人,在對待西山煤礦這件事情上,態度出現了一個很大的差別。 正常的讀書人大多都加入到了,要求朱由校返還西山的陣營中來。 照他們的想法來看,凡是跟魏忠賢有一定關系的,那就肯定是魏忠賢的不對。 只要是跟朱由校有那么一點點關系的,那就肯定是陛下不對。 明朝讀書人和官員們的觀念,已經陷入到了一種病態當中。 仿佛不跟陛下懟上那么幾場,不讓朱由校在朝廷之上,讓他們吃上一頓廷杖,這些清流那就出不了名。 以前京城的百姓,也是跟官老爺站在同一戰線上的,但是唯獨在這個事情上,百姓情況又是不太一樣了。 普通的百姓反倒認為這西山,肯定是張家心甘情愿的賣給魏忠賢的。 其實他們也不知道事實到底是怎么樣的,但是重點在于朱由校和魏忠賢,愿意低價把這些無煙煤賣給他們。 讓他們可以用更低的成本過冬,那就已經足夠了。 百姓們心里也十分清楚,要是這個煤山之后真的又回到了張家的手里,那無煙煤的價格,起碼還得往上漲幾文,這樣讓他們如何肯干? 所以說這屁股決定腦袋的事情。 朱由校竟然是通過這種詭異的方式,第一次獲得了京城以及南北直隸普通百姓的支持。 隨后,朝廷上上書的官員們越來越多了,這個事情也鬧得越來越兇。 隨著越來越多的大臣,加入到了這個陣營當中,魏忠賢心里也有點發虛。 他趕緊派人去衙門,想取那份西山過戶的契約存檔。 誰想到就連他魏忠賢的人去了衙門,都沒能夠找到那份契約。 也就是說,沒證據證明張家是主動賣西山給他魏忠賢的。 這些衙門的官吏是本不敢跟魏忠賢作對的,但是如今他們偏偏這樣子做了。 那就證明這不再僅僅是因為西山的歸宿,而是東林黨發起的一場聲勢浩大的除閹運動,目的自然是要把他魏忠賢弄下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