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a02無法清晰地回溯到他對a01第一次心動的那天,好像他這短短的一生,從一開始就是愛著他的。 大約是對a01的愛裝得太多、太滿,他裝不下再多其他,比如他經常會想不起,自己被收養那一天的畫面,他想應當是很幸福的回憶,他甚至想不起自己忘了些什么,也為此檢查過,但得到的報告結果無疑都是正常的。 收容中心的醫療技術已經相當發達,既然這里的檢查結果都沒有問題,那想必也不會有什么問題。 但他記得和a01一起成長的經歷,記得a01像哥哥一樣教他,保護他,也記得a01所有的喜好和偏向。 當然,他永遠都不會忘記自己面對a01時,那種像野草般瘋狂生長的欲望,他不想只做一個沒有血緣關系的弟弟,不想只能和他并肩,無法牽手。 求而不得的夜晚太多,也太孤寂,所以a02很清楚地記得他對a01告白的場景。 他們站在實驗室里,隔著玻璃罩查看樣本,當時的他很輕地叫了a01一聲。 他回過頭,用和以往一樣沉靜的表情看著他,“什么?” “我……”掙扎一番之后,他忘記了之前組織好的那些措辭,那些復雜的、天花亂墜的追求語,只剩下一顆跳得好快好快的心。 “我喜歡你,哥,我從很早以前就喜歡上你了。” a01的表情變化并不大,他只是抬了抬眼,直視著他,像是正在進行某種觀察。 當時的他以為,a01在確認他的真心,所以他恨不得將自己的一顆心掏出來,給他看,希望他能明白。 “我沒有騙你,沒有說謊,我可以發誓,哥,你相信我,哪怕你拒絕我,不能和我在一起,至少……要相信我。” 或許是他當時的樣子太過懇切,又或許是他的表情根本隱藏不了那些情緒,所以當時的a01輕聲笑了笑。 他說,“我相信你啊。” 但僅此而已,他沒有對表白做出任何的回應,任由那片野草肆意生長。 其實a02也有所預料,他知道,像太陽一樣高高在上、完美無瑕的哥哥,不會那么容易為他落下的。何況他天生就有缺陷,而他們的關系,從他被收養的當天就注定了。 后來的很多天,a02都十分無措,他不知道應該怎么去和哥哥說話,是以追求者的姿態,還是弟弟的姿態。可他發現,a01不太一樣了,他對他的關心不再局限于過去的范圍,會冷不丁夸贊他的衣服好看,會取笑他耳朵容易紅,或者對他說,“你很可愛。” 當他真的不由自主給出可愛反應的時候,a01就會觀察。 施加刺激——獲取反饋——觀察反應 a01得心應手。 一直到他們被通知父親病危的那天,在病房門外,心急如焚的他等待著消息。 突然間,坐在外面垂著頭的a01突然間開口,用有些沙啞的聲音對他說,“我們在一起吧。” a02完全是懵的,他在難過的一天收獲了最大的幸福,矛盾得無法形容。但因為a01擁抱住他,對他展現出一副脆弱的、需要安慰的樣子,所以a02沒有猶豫,也抱住了他,說了好。 美夢成真的快樂壓過了所有細微的疑竇,他仿佛是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從一個棄嬰變成如今的研究者、管理者,可以施展他的夢想與抱負,幫助更多像他一樣的人,不僅如此,他還有他夢寐以求的完美愛人。 不會再有更幸福的可能了。 他和a01在收容中心的辦公室里偷偷親吻,在給孩子們登記的時候,偷偷在桌子下牽手。他們一起看馬戲團的演出,一起去父親墓前祭奠,一起窩在頂層的大臥室里讀書。他很忐忑地把自己的全部交付給a01,但好在,對方并沒有失望,而是投入其中,也會抱著他說愛他。 這樣就已經很足夠了,a01很忙很忙,所以每次親密過后會很快離開,投入工作,他不想做不懂事的伴侶,所以很欣然地接受,在他離開之前輕輕吻他的手背。 畢竟,他是會在陪伴孩子們折紙鶴時,都會祈禱紙鶴能讓a01平安幸福的人。過去的無數種幻想編織成一個巨大的網,令他無處可逃,在一起都是夢了,他不會再去苛求什么。 他對自己吝嗇,對a01永遠寬容。 “你很喜歡看我。” 聽到這句話,a01的眼睛略微放大了些,但很快,這種細微的情緒就被隱去了。 a02笑著,摟住他的胳膊,吻了吻他的嘴唇,“靜下來的時候,你總是在看我。” 這算是喜歡他的標志嗎? 不喜歡的話,應該都不愿多看一眼吧。 自我說服令他感覺甜蜜,便繼續向a01索吻,越來越深入的吻。 他甚至忘了,a01并沒有回答他。 有時候他覺得眼前的a01是虛幻的泡影,所以他會一遍遍詢問,會想要無時無刻抱著他,給他買情侶的手表和衣服,和他做任何他覺得被占有的事。 好像這樣,a01就真實地屬于他了。 “你是從什么時候喜歡我的呢?” 躺在床上,a02會用一種近乎天真的語氣,靠在a01的胸膛,像普通戀人那樣盤問。 a01的沉默時間有些久,因此a02支起身子,看向他。 “大概是……你十八歲的時候。” 他說了一個時間,但并不具體,不過a02一點也不在乎,甚至不覺得他在敷衍,而是想,他回答了這個問題,一定意味著,他是喜歡我的。 “不過我可不記得了。”他語氣略帶嬌嗔,伏在a01的身上,眼睛亮亮的,很漂亮,“我的記性不太好,感覺經常什么都想不起來,都不記得到底是什么時候開始喜歡你的了。” 聽到這句話,a01難得地抬起手,用手指碰了碰他的臉頰,“是嗎?我以為你都記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