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鮑宣,何出此言。” 看到來人,劉如意問道, “劉候,刺史大人雖然有錯,但是罪不至死,他乃一州之長,你若殺之,必將增添惡名,說不定天子也會問罪,不如將他逐出太原郡。” 張懿待鮑氏父子不薄, 鮑宣一臉悲痛的諫言道, “好你個鮑宣,我說計劃怎會泄露,原來有你這么個吃里扒外的東西在。” 瞪著鮑宣,張懿破口大罵道, “刺史大人冤枉我了,我一片忠心,天地可鑒。” 愴然涕下,鮑宣哀痛道。 見此場景,劉如意忍不住笑道, “張懿,你確實誤會了,鮑宣老老實實按照你們的計劃,將我誘騙至東郊祭祀,不過他的兒子鮑永卻暗中傳信于我。” “否則,我也不會如此輕易的解決掉王氏兄弟,你一直龜縮在刺史府,我真沒有辦法奈何你,不過今日你設(shè)計刺殺,反倒給我一個借口。” “鮑宣,你得以活命,多虧了你兒子鮑永,我愛惜你們父子的才華,只要投效,我絕對不計前嫌,委任重用。” 最終, 劉如意沒有選擇殺掉張懿, 聽從了鮑宣的建議,將之逐出太原郡, 反正他每季度都會向雒陽城上供錢糧, 這月還上供了三十壇蒸餾酒, 所以根本不怕張懿打小報告, 眼下雒陽有任何風吹草動, 都會有十常侍差人給他送信。 張懿走后, 劉如意便徹底掌握了太原郡的軍政大權(quán), 經(jīng)過蒸餾酒的生意, 王氏與令狐氏也逐步開始支持劉如意, 晉陽城的大小官吏與世家大族都慢慢歸附。 不過除了晉陽城, 太原郡的其余十四縣城, 劉如意尚未完全掌握, 那些縣令大部分都是張懿提拔起來的官員, 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 他已經(jīng)任命鮑永為督郵掾史, 讓鮑永跟隨管夷吾去督察縣鄉(xiāng),宣達政令司法, 將不合格的縣令全部撤換掉。 另外, 除了晉陽城的王氏與令狐氏, 祁縣王氏,曲陽郭氏也都是太原郡的望族, 他們可以并稱為“太原四大名門”。 祁縣王氏的代表王凌, 他叔父便是當朝重臣王允, 曲陽郭氏的代表郭淮, 他父親是太原郡北面雁門郡太守郭缊 而且,王氏與郭氏有姻親, 郭淮與王凌之妹有婚約在身, 所以兩家可謂是同氣連枝, 為了拉攏這兩家, 劉如意打算親自登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