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70章 趙尋歡對論語的理解 十一月,北涼已經處于風雪之中。 可是,在青陽郡,還不是很冷。 但也起了火爐。 晚上的時候,趙尋歡安頓好武曌等紅顏,便來找夫子喝酒交談了。 酒,夫子有。 不過, 他卻喝茶。 這一對忘年交的師兄弟,年齡上隔了輩,談話起來自然也有代溝。 比如,夫子和趙尋歡,講起了至圣先師的學術。 也叫論語。 “君子不器,自在且無形。”夫子一板一眼的和趙尋歡說著。 這些,在學宮中,都是老調常談的話了。 趙尋歡聽得耳朵都起了繭, 趁著酒勁說道:“老頭子,至圣先師的話,你說到底是對是錯?” “混賬東西,老師怎么可能會錯?” 夫子馬上笑著罵了一聲。 “君子不器呀!” 趙尋歡笑道:“就是君子不能像器皿一樣,然后你也說了,要自在而且無形無狀,那我是不是可以理解成為,做人就要不拘一格呢?既然如此,那老師的話,也不一定全部得用你們理解的方法來解讀。” “哦?” 夫子問道:“你打算怎么解?” “比如說,以德服人。” 趙尋歡笑道:“德,是德行,這是你們理解的意思對吧?” “對!”夫子道:“有什么問題?” “當然有問題,誰說德一定是德行呢,就不能是武德嗎?”趙尋歡道:“要是這樣來理解,那就是用武德讓人臣服,不服的, 全部打趴下就好了!” “你……”夫子無語。 “還有啊,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也可以理解成有人遠道而來,如果他是高興的,那我也高興,可要是這個朋友狂妄又無知,態度不友好,那我就不做君子了,直接動手就好了!”趙尋歡繼續胡說八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