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酒后驚魂-《十九世紀就醫指南》
第(3/3)頁
護士按吩咐又往前走了半步,手臂因為長時間舉物變得顫顫巍巍。
平時的光源一般由助手負責,在幫助主刀尋找角度的同時,對手術區域的解剖結構也會有進一步的認識。護士更多還是做準備和傳遞器械的工作,臨時舉燈肯定無法適應。
頭皮縫合本來就花時間,辦公室里也沒有手術劇場的巨大吊燈,所以處理起來肯定要多花些時間。
“還有個護士呢?”卡維問道,“讓她來接手,你們輪換著來吧。”
“在解剖室。”
卡維不解:“在解剖室干嘛?”
“下午的手術失敗了,病人的直腸一直在往外滲血水,塞了不少紗布還是沒用。”護士說著說著,手中燈的高度又掉了下來,“塞迪約教授說是腸瘺,正在解剖尸體,反復做腸吻合,準備給他做二次手術。”
卡維之前就聽說這臺手術失敗了。
在他眼里,塞迪約的腸道縫合技術不高,術中對沖風險的手段極其有限,甚至可以說沒有,失敗在所難免。從醫生的職業角度去看,卡維應該施以援手,接過手術切掉腫瘤。即使術后效果不佳,以他的技術也不至于出現腸瘺。
】
但可惜的是,他的醫治原則不允許自己這么做。
病人本就不是自己的,手術過程復雜,理念上又和塞迪約有沖突,卡維實在是不想管。原定計劃是安心休息半天,盡量避開直腸癌的話題,等明天下午手術時間到了直接來主宮醫院就行。
現在看來,事情全被這位警察局長攪黃了。
自己來都來了,該不該去解剖室見一見這位外科教授呢?
按理來說他是客,大晚上來了主宮醫院,在明知道塞迪約剛做完一臺大手術,且人正在解剖室的情況下,不去打聲招呼總讓人覺得很沒禮貌。
但事情的關鍵在于,塞迪約的手術失敗了,還是在卡維提醒之后失敗的。這時候特意跑去解剖室,他又該說些什么呢?
在細想過后,卡維就想早點結束縫合,盡快離開醫院,就當什么事兒都沒發生過。
后來他才知道,事情的發展并不由它說了算,而是眼前這個胖局長。
兩條血管和不到5cm的破裂口,就算條件艱苦,也依然連小菜一碟都算不上。
血很快就止住了,心率沒問題,吻合的傷口也對合得沒問題,看上去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但當卡維放下手里的工具,洗了手再回來重新檢查謝巴斯托的童孔,事情的走向就變得不對勁起來。
起初,謝巴斯托只是典型的酒精中毒,兩側童孔有縮小,對光反射遲鈍。
經過一路顛簸,和胃里的酒精持續吸收,謝巴斯托的酒精中毒程度應該越發嚴重。中樞抑制會造成童孔進一步縮小呈針尖樣改變,對光反射依然遲鈍,可謝巴斯托的童孔卻恢復到了正常大小。
中毒程度變小了?
這顯然不可能,謝巴斯托還在昏睡,雖然叫了人還有反應,可也只是應個兩聲,根本回不了話。
當然,童孔的變化特異性極其有限,酒精中毒在體內也有一個變化的過程,童孔會隨著中樞的興奮和抑制來回切換大小。常理上,這時候童孔變成什么樣都有可能。
可是卡維不敢賭。
他重新用蠟燭照亮了謝巴斯托的眼珠子,花了更多的時間去看童孔變化,總算是在最后看出了左右兩側之間的大小區別。
童孔不等大......
這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來,快把他鞋脫了。”
蠟燭反復照眼睛的行為已經讓護士覺得夠迷惑了,現在竟然還要脫鞋,這讓護士忍不住要好好思考,卡維的話算不算一條正常的命令。
然而事情遠比護士想象得緊急,卡維等不及彎下腰就開始拔謝巴斯托的靴子:“還等什么,趕緊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