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醫院系統之爭-《十九世紀就醫指南》
第(1/3)頁
對于軍營內部的環境管理,卡維已經縮減到了最低程度。
按照真正部隊的衛生標準,需要顧慮到的地方非常多。除了之前說過的水源問題,最重要的就是防傳染病,做好必要的消毒工作后還要防各種蚊蟲毒蟲,應對好叮咬傷,最后才是滅鼠。
除此之外,還要考慮很多細節。
軍醫絕不僅僅是處理外傷,搞定疾病就行了,還需要做好各種情況下的衛生保障工作。
徒步行軍、夜行軍、過度疲勞、長時間噪音、火藥廢氣影響、炮兵的腰腿疼痛、爆震聲損傷、坑道煙塵、防潮降濕、糞污處理都需要考慮。此外還有食物的營養問題,以及一大堆野外中毒和層出不窮的內科疾病。
滅鼠是卡維強調了很多遍的首要項目。
雖然他們不明白,甚至把老鼠當成枯燥兵營生活中有趣的一部分,但在卡維的要求下還是照做了。
真實世界里的老鼠可不是《貓和老鼠》里的jerry,它們會出現在任何一處有食物的地方,瘋狂撕咬然后生下一堆孩子。
戰爭本身就需要儲存大量食物,所以在儲存食物的地方需要挖好防鼠的溝、坎,修筑防鼠墻,倉庫底層和周圍都需要鋪好厚厚的尖銳碎石墊層。【1】
“之前做過實驗,只要圍墻埋深30厘米,表面做到足夠光滑就能有效保護食物和器械倉庫。”卡維畫著草圖,說道,“如果底層鋪好尖銳的石子,外圈加上埋了水缸的溝渠,應該就能確保萬無一失。”
伊格納茨和赫曼知道保護食物的重要性,因為法奧戰爭時期他就碰到過食物短缺的情況。
甚至干肉和蔬菜都能勉強供應上,可就是缺面包,極度地缺面包,其中就有相當一部分原因是老鼠造成的。
可除了倉庫,卡維要求的是所有醫院、兵營、救護所都做到這種程度,而且還需要每15㎡放一個捕鼠籠。這是一個浩大的工程,也需要花費一大筆預算。
他們不理解為什么要這么做,直到卡維說了“黑死病”。
其實還有很多其他傳染病和老鼠有關,流行性出血熱、恙蟲病、斑疹傷寒、森林腦炎、鉤端螺旋體等等。但對歐洲人來說,黑死病遠比那些傳染病要來得恐怖,沒有任何疾病能和它相提并論。
“黑死病和老鼠有關?”
這顛覆了伊格納茨和赫曼對瘟疫的理解,畢竟歷史上對鼠疫耶爾森菌的發現還要再過30年左右。就算卡維已經發過了微生物論,但反響并不好,對細菌的了解仍需要一點時間才行。
“說說法奧戰爭時期帝國軍隊士兵的患病率吧。”卡維喝著咖啡,說道,“老師應該做過統計吧?”
“大概在25%左右。”伊格納茨回答道,“當時前線幾家中心醫院的病人數量超過了4000人,一場重大戰斗不僅會增加傷病人數,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病人數量。”
“很正常。”卡維說道,“因為尸體對我們來說是尸體,但對老鼠而言,則是最可口的美食。”
伊格納茨又回想起了一些不太好的回憶【2】:“我覺得現在總醫院滅鼠小組的人數足夠防住老鼠了。”
“希望如此吧。”
卡維想起這四個月的準備時間就頭疼,單是拿過軍醫處后勤的管理權就用了不少時間,而接過來的完全是個爛攤子。
自己在市立總醫院做出的各種改變,看似驚艷了不少人,但如果放開范圍,這種改變所帶來的影響非常小。在維也納,能真正信任自己,肯根據自己的想法來做的人也就集中在市立總醫院而已。
艾丁森的理論知識依然老舊,對于醫院的認知仍停留在了拿破侖戰爭時期,甚至都沒有參考克里米亞戰爭的想法。
最關鍵的是,他完美繼承了德意志人民宛如鋼鐵一般的性格。這種性格能帶來不一般的長期工作效率,但在接受新事物時就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
他高舉瘴氣大旗,不認可任何對醫院的改動。
經過長達半個多月的爭吵之后,弗朗茨索性把兩人分開。北線的所有醫院按照卡維的想法做出改革,而艾丁森坐鎮維也納,南線和之后可能出現的西線戰場中的所有醫院堅持原先的那套系統。
“等到了總醫院后,我要做一次徹底的檢查。”卡維說道,“其他前線的救護站,我管不著,但至少這家總醫院不能有老鼠。”
“知道了。”
“接下去是對那些瘟疫的防治。”卡維再次解釋了被他歸類進瘟疫范疇的那些疾病,“痢疾、傷寒、霍亂、腦炎、出血熱、斑疹傷寒,我先說這些。之前說的都是基本操作,接下去我需要解釋的是更細致的部分。”
赫曼肯定是聽卡維的,但伊格納茨不一樣,他要有主見得多:“你說這些都是微生物造成的?”
“畢竟是我寫的論文,我本人自然認可論文的觀點。”卡維辯解道,“按照微生物論中所闡述的微生物多樣性,每種微生物都有它獨特的生活方式,也會按照生活方式產生一種獨特的疾病疾病。”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皋兰县|
锦州市|
马公市|
右玉县|
宜君县|
射阳县|
合川市|
玉龙|
双桥区|
岚皋县|
巴青县|
墨脱县|
镇原县|
墨竹工卡县|
二连浩特市|
利川市|
丰城市|
紫阳县|
龙里县|
安多县|
鹿邑县|
梁河县|
龙门县|
固始县|
汾西县|
新兴县|
南江县|
闸北区|
壶关县|
苍溪县|
北流市|
鄂托克前旗|
南安市|
六安市|
八宿县|
海阳市|
隆德县|
湘潭县|
长春市|
扶风县|
大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