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拿來堵住河北諸將的嘴,讓他們不要像袁譚這樣胡搞的! 退一萬步說,就算你真的要自己相見戰機,決定是否開戰,也沒有你這樣決定的啊! 宛城離雍州,何止千里! 大戰在即,你身為騎兵統領,將本部兩萬精騎盡數帶走,這算什么操作? 看著戰局太順了,所以想給我們增加難度不成? 這種崩潰,在袁紹接到騎兵大營留守的蔣義渠,送來袁譚的口信后,達到了頂峰。 “收復宛城候張繡?” 聽完蔣義渠的話,袁紹嘴角抽搐了一下,幾次想要壓下內心的怒火。 最后還是沒忍住,直接當著群臣的面大罵道, “這個混賬逆子,還真敢說啊!他拿什么收復張繡那廝?兩萬騎兵嗎?” 宛城可不同于營寨,乃是中原重鎮,張繡在曹操麾下的獨立性又極強。 他是曾經西涼四將之一,張濟的侄子。 西涼四將,李傕郭汜,樊稠張濟,在董卓死后,西涼鐵騎的家底子,基本就由他們四個繼承。 樊稠那個倒霉蛋,已經死在李傕郭汜自己的攻殺下,這就不提了。 李傕郭汜手上那點西涼鐵騎的家底子,在被曹操攻滅之后,也就成了曹操的囊中之物。 只剩下張繡,這個勉強還能夠算是西涼軍閥嫡系,手上還有一點從叔父那里繼承來的西涼鐵騎底子。 當然,這也是曹操剛剛收降張繡,吃相不好太難看。 這才讓張繡能夠保著他手上這點西涼鐵騎,在宛城坐鎮。 不過這些不重要。 重要的是,不要看張繡手上只有那“一點”西涼鐵騎。 但這個一點,是相對于董卓當年進京,也就是西涼軍閥最強盛的時候而言的。 那個時候,西涼鐵騎,威壓天下,董字旗下,何止十萬鐵騎? 張繡手上這一點西涼鐵騎,都將近兩萬! 加上他自己麾下,肯定還有不少步兵輔助,又坐擁宛城重鎮,城高河深。 袁譚帶著兩萬騎兵過去,是覺得張繡坐鎮宛州撈不到功勞,特意給他送人頭的么? 袁紹只覺得自己辛辛苦苦攢下來的那點騎兵家底子,正在急速離自己而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