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讓他們滾開!若有不從的,亂棍打出去!” 袁譚的聲音雖然平靜,但那冰冷的眼神,讓跟在袁譚身邊許久的親衛,都不由得打了個寒顫。 上一次袁譚露出如此恐怖的表情,還是看到匈奴禍亂并州,擄掠百姓時。 然后? 然后就是大公子輕騎追殺匈奴千里,斬了匈奴賢王首級,掀翻了匈奴王庭,十年之內不敢南望中原。 這一次,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書生,又觸怒了大公子。 讓親衛不由得有些幸災樂禍起來。 儒生,在西漢時期,因為漢高祖劉邦極度鄙夷,所以地位一直不高。 直到董仲舒拿出了改良后的儒學,以大一統的學說,讓漢武帝接受,儒家才算真正興起。 不過,和后世的儒生們比起來,漢朝的儒生,地位雖然有,但卻遠沒有到后世那般畸形的地步。 尤其是,如今乃是諸侯征伐的亂世,儒生們也清楚,他們的嘴皮子再利索。 在當兵吃糧的軍人們眼中,不過一刀了賬的事情。 是以,當袁譚蠻橫的驅趕他們的時候,大部分書生,還是老老實實退縮了下去,讓出了一條道路。 但總有些愣頭青,自以為自己是高人一等,見到親衛們過來驅趕,當即搖著手中的折扇,冷笑道, “這些士兵從哪里來的,有朝廷的調令嗎!” “你們竟敢驅逐我,須知道天下自有公義!” 然而袁譚根本懶得和這幫人多廢話,揉著眉心,冷冷說道, “讓他們閉上嘴!” 這群儒生,有一個算一個,全都是些沽名釣譽的貨色。 袁譚早就打探清楚了,這幫人,上至大家族中出來的游學士子,下到寒門子弟。 絕大多數,都算是河東本土人士。 眼下,河東剛剛被匈奴禍亂過一遭,民間殘破,生機凋零。 這些士子們,大部分還都不是白身,有家族支持,不是孝廉,就是秀才。 可在這等時候,不思去為民濟困,反而一門心思跑來蔡府? 不過,袁譚這邊在冷笑,那邊,也有士子終于認出來袁譚的身份,當即陰陽怪氣的說道, “袁譚大公子好大的氣魄,只是不知道,袁譚公子,來蔡府何事!” “袁譚?” “他就是那個紈绔?” 原本敢怒不敢言的眾河東士子,一個個都朝著袁譚看來,指指點點起來。 原本他們還以為這是哪個諸侯的將領,所以畏畏縮縮。 畢竟,諸侯們麾下將領,堪稱魚龍混雜,尤其是河東這邊。 靠近袁紹和曹操,不管是袁家還是曹操手下,有不少將領校尉,可都是黃巾軍洗白上岸的。 天然就對他們這些讀書人仇恨。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