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要說袁紹了。 現在在河東安邑的,不管是隨行的大將,蔣義渠張郃,還是跟著袁紹的參軍郭圖逢紀。 有一個算一個,都覺得袁譚這小子。 第一,是真的不靠譜。 第二,是真的想不開。 兩萬騎兵,跑去打匈奴的王帳? 說句不好聽的話,就算你能夠一路銜尾追殺,摸到匈奴王帳的所在,不至于像李廣那樣。 倒霉的在大漠里唱麋鹿。 你能打得過匈奴王帳的王庭親騎嗎? 能打得過護衛著匈奴王帳的幾十萬匈奴大軍嗎? 你這不是在坑自己,更是在把河北袁家辛辛苦苦攢下來的那點騎兵底子。 往死里更坑啊! 當年袁紹和公孫瓚爭雄河北,要不是鞠義那個愣頭青訓練出了先登營。 早就在白馬義從的突擊下,沒袁紹什么事了好吧。 也就是因為白馬義從曾經給袁紹留下的印象,實在太深刻了。 所以自打平定河北以后,袁紹就拼了命的攢底子,湊騎兵。 其實不光是袁紹,天下諸侯都知道,騎兵的強悍之處。 董卓董老總當年為什么能夠威壓天下諸侯,逼得十八路諸侯一起會盟反他。 還能夠硬撐著一路回到長安,直到王允出馬擺布連環計才搞定? 還不就是因為他手下西涼鐵騎、并州狼騎威震天下? 馬蹄聲如雷震,千騎奔騰,便有席卷的氣勢。 董卓麾下的騎兵,何止千余? 要不是他進了洛陽,被洛陽的繁華沖昏了頭。 兩大鐵騎軍一路東進,一路南下,哪還有如今群雄割據的局面? 當然,這其實是夸張的說法。 天下平定沒有那么容易,但騎軍在冷兵器戰爭時代,尤其是三國時期。 強大的遠程進攻武器,攻城弩、床子弩等等還沒有出世的時刻。 騎兵的破壞力和機動性,堪稱當世絕頂。 所以袁紹拼了老命攢出來幽州騎軍,大家都沒有反對。 可你袁譚這操作是怎么回事? 你坑的是騎兵嗎? 你坑的是袁家這些年辛辛苦苦積攢下來的心血啊! “逆子!大逆不道!” “不知好歹,狼心狗肺!” 就連最沉穩的張頜,此刻都忍不住磨了磨牙。 ……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