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只見袁譚手中那張書頁上,赫然寫著四個大字。 水調歌頭! …… 蔡琰正在馬車上,回想著袁譚這些時日的表現。 忽然間,聽到了車窗外,傳來了一陣歌聲。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袁譚將軍在唱歌?” 蔡琰不由得一怔,而后,卻是心中微動。 袁譚的歌聲就好似一顆石子,沒入蔡琰的心湖,激起層層漣漪。 蔡琰擅長音律,也極其喜歡樂理。 后世有名的胡笳十八拍,相傳便是蔡琰所作。 足可見她在音律上的造詣不凡。 而袁譚此刻唱的這首水調歌頭,乃是后世的名歌。 不僅詞美。 而且曲調新穎,別具一格,又不失大氣。 落在蔡琰耳中,更是讓她感到耳目一新,忍不住探出頭去。 此時袁譚已經唱到了末尾,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抬頭時,正好和蔡琰相對。 蔡琰不由得俏臉微紅,但還是忍不住詢問道, “將軍此歌,是何人所做?” 袁譚笑著說道,“這是我行軍之中,無事做的一首曲子,今日行軍頗為枯燥,這才唱出來,倒是在蔡大家面前,班門弄斧了。” 蔡琰聽了這話,不由得更加吃驚。 她還以為這是袁譚帳下哪位才子做出來的。 沒想到居然是袁譚自己做的! 當然,也不排除,是袁譚找人代做的嫌疑。 所以蔡琰頓了一下,又問道, “小女子聽這首歌,樂理新穎,別具一格,頗有趣味,不知將軍還有別的歌嗎?” 袁譚微微一笑。 他這些天在馬上寫寫畫畫,自然不會是只記了一首水調歌頭這么簡單。 不過,他哪里會這么輕易,就答應小姑娘的請求? 當即有些惡趣味的笑道, “當然有,不過,蔡琰小姐難道就這樣空手向我討歌嗎?” 蔡琰落落大方的道,“自然不會讓將軍白白送我,我家雖不大富,但樂理之書也有不少,將軍想來也是個喜歡樂理的人物,若有喜歡的,可以送給將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