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五十八章:離奇的自殺案-《借命》


    第(1/3)頁

    排教有兩支,竹排系和木排系。

    一開始,兩派倒還和睦,到了后來才漸生齷齪。

    木排系自稱是本教正統,輕慢竹排系,對方當然不服。

    兩派雖然沒有公開內斗,但關系漸變,越來越不合了。

    解放前兩派關系極度惡化,黔陽大排頭林岳最終說和兩派,被推任排教總舵主。

    林岳法力高深,人格魅力也很強,他在位時排教變成當時第一大派,可謂風光無限。

    不過,這也是排教的最后燭光返照,解放后該教便迅速沒落,直到無人知曉。

    當年排工的風險極大,在山林江河上沒日沒夜折騰,常會遇上邪門事。

    當年的“排牯佬”如果沒點本事,根本無法在江面上混。

    放排的自成一派,便是江河上頗有名氣“排教”由來。

    在湖南,有山水木排的地方便有排教,信奉祖師趙四龍。

    舊時和解放初期,沅水兩岸到洞庭湖的木排盛極一時。

    那時候常有沿江而下的木排,從上游往下流放。

    木排上方扎著竹席棚,里面就住著排牯佬。

    木排下水之后,他們很少沿途靠岸,除非購買油米等物。

    在水上撈生活的風險很大,江河激流礁石遍布,日夜無休邪氣橫生。

    一旦失誤,木排撞上暗礁懸崖,后果不堪設想。

    崩散的樹木橫飛,木排上的排工,很少有能生返的。

    所以,排牯佬雖然一個個都身強力壯,但少有善終者。

    早些年木排多的時候,“排牯佬”的傳說很多。

    他們閑時風流豪放好勇斗狠,放排卻兢兢業業。

    很久以前,兩岸多流傳關他們的故事,風流中挾有凄涼。

    正因為是高危職業,放排的禁忌頗多,頭排不能上女人。

    一日兩餐,在排上生火做飯吃喝拉撒,申時過后絕不開餐。

    據說,酉時陽衰陰盛,再在江河上取米做飯,很容易招邪。

    早年生活貧困,大旱大澇之年不知餓死多少人,餓鬼遍野。

    舊時挑肉帶食物走夜路,都會遇上餓鬼糾纏,別說江河之上。

    而且,每只木排上都有一個排頭,經驗豐富絕對權威。

    他們對沅江的每一個灘頭、暗礁和激流都清清楚楚。

    放排的時間長,必須避開汛期雨季,對天氣頗為了解。

    因此,老排頭往往精通天相水性,都懂一些辟邪之術。

    “排牯佬”每次開工都開祭,拜祖師河神,絕不怠慢。

    老譚看了看玄鐵錨,感慨一番之后,便將它還給了雁兒。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赫章县| 陇川县| 温州市| 漳州市| 余干县| 分宜县| 无锡市| 塔河县| 天祝| 重庆市| 米易县| 清流县| 水富县| 高青县| 忻州市| 敦煌市| 花莲县| 花莲市| 建瓯市| 江安县| 信丰县| 前郭尔| 花垣县| 裕民县| 十堰市| 河东区| 乌兰察布市| 靖边县| 乐业县| 靖州| 盖州市| 敦煌市| 白朗县| 习水县| 鄂温| 大兴区| 西贡区| 乌拉特前旗| 湖州市| 铜陵市| 鸡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