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西歧地界。 民豐財阜,行人讓路。 老幼不欺,市井謙和。 真乃堯天舜日,別是一番風景。 眾民贊嘆不已,而后作一手本,投遞上大夫府。 此時因西伯侯姬昌被囚未歸,西歧一應事務由長公子伯邑考處理,上大夫散宜生接著手本即匆匆趕去見長公子。 翌日。 伯邑考傳命:“既是朝歌逃民,因紂王失政,夾歸吾土,自當接納。” “傳孤令,給他們這安身立命的銀子,無妻者再給些銀與他娶妻。” “復令眾人移居安處,鰥寡孤獨者,在叁濟倉造名,自領口糧。” 宜生領命正準備下去,伯邑考又問說:“父王囚里七年,孤欲自往朝歌代父贖罪,不知卿意如何?” 散宜生一聽這話,哪里肯同意,當即奏曰:“臣啟公子!主公臨別時言,七年之厄已滿,災完難足,自然歸國。” “依臣之見,不得造次,否則有違主公臨別之言!” “如公子實在不安,可差遣一士卒前去問安,亦不失為子之道,何必自馳鞍馬,身臨險地哉?” 伯邑考搖搖頭嘆曰:“父王有難,七載禁于異鄉(xiāng),舉目無親……” “為人子者,于心何忍?所謂立國立家,徒為虛設,要我等九十九子何用?” “上大夫無需再勸,我心意已決,自帶祖遺三件寶貝,往朝歌進貢,以贖父罪。” 隨即進宮辭別母太姬,要往朝歌贖罪。 太姬亦不大情愿長子冒險,乃推脫道: “汝父被羈里,如今你又要走,西岐內(nèi)外事付托何人?” 伯邑考笑說:“孩兒要親往朝歌面君,以進貢為名,請贖父罪。內(nèi)事可托付兄弟姬發(fā),外事可托付散宜生,軍務可托付南宮。” 太姬見邑考堅執(zhí)要去,又安排都還妥當,只得依允,吩咐曰:“那朝歌兇險,孩兒此去,須要小心。” 伯邑考應下辭去,徑到殿前,與弟姬發(fā)言曰:“兄弟好生與兄弟和美,不可改西岐規(guī)矩,我此去朝歌,多則三月,少則二月,即便回程。” 吩咐完畢,收拾寶物進貢,擇日起行。 姬發(fā)同文武官九十八弟,在十里長亭為餞別。 伯邑考與眾人飲酒作別,一路前行,揚鞭縱馬,日夜兼程趕赴朝歌,不題。 …… 另一方面。 朝歌,司天監(jiān)。 上大夫申公豹有感封神榜異動。 張開來看,頓時目瞪口呆。 “封神榜上居然多了兩個名字…嗯?這是子牙師兄和截教的金靈大佬?!!” 申公豹整個人都懵了。 子牙師兄不是在閉關嗎? 怎么突然成神了? 還是六御之一的西方太極天皇大帝! 并且把金靈大佬也帶到天庭去當了斗姆元君! 說好的要一起封神的呢? 結(jié)果我一到凡間…… 你就轉(zhuǎn)手出關,背著我偷家去了? 那我接下來要怎么辦? 你不講仙德啊!!! “這……不行!” “貧道這就要上天去找?guī)熜謫枂柷宄 ? “此事他定要與我一個交代!” “不然這口氣……貧道斷難咽下!!” 申公豹是越想越氣。 把手上的政務全部推掉。 架起仙光,徑往天庭而去。 …… 酒池肉林。 正與紂王嬉戲的妲己看見一道仙光從司天監(jiān)那邊沖出,立知是申公豹離開朝歌。 當下心中便是一喜。 “那申公豹道行遠勝于我,又一身玉清仙光擺明是玉虛宮的人,也不知入商是有何計較。” “本想著他在我便收斂一些,且看看他的目的,總歸是顧忌著他一些,不想今日他離京去了……” “看來我又可以放手禍害這殷商江山,敗壞成湯氣運了。” 妲己暗自竊喜。 卻不想她的這一喜色正巧被紂王瞧見,以為是自己方才的行為取悅的愛妃。 于是伸出手去,將妲己復拉入懷中。 邀請共會林蔭小道之妙。 妲己有求必應。 并言曰:“大王有此雅興,妾自是夾道歡迎,恭候大王傳道授業(yè)。” 紂王大喜。 于是見縫插針。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