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上下唇微碰朗聲道。 “怎么這般微弱?” 太乙救苦天尊于妙嚴宮代玄門掌輪回權柄,其身所化萬千,其念精誠,即便元始天尊都曾言其力比之圣人不足,但其心所藏慈悲,所藏眾生之念,比之太清都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這種情況下,蒼淵落下輪回因果之力,喚太乙救苦天尊現身,奪天道權柄,當存三千法則加身,既是對峙天道,又怎么會傳如此微弱之音? 竟是連他這個同為把持輪回權柄的地藏菩薩,都是不曾聽聞? 諦聽自是知曉地藏菩薩所言深意。 當即恭聲道:“回稟菩薩,救苦天尊這些年演化分身萬千,落于三界不說,自身又以無上妙法,加持輪回之道,自身如今所存法力十不存一,故而此間法喻微弱,不曾真的傳三界。” 地藏菩薩眉頭微蹙。 “太乙救苦天尊雖然不曾落下大愿,但其心所念眾生,無人可比,當年本座只道玄門因我佛門落于幽冥權柄,故而生青華,成太乙救苦之名,不想,竟是我小覷了玄門。” 地藏菩薩喃喃自語,言語落下,似有追憶。 諦聽安靜的聽著不曾開口。 地藏菩薩終是嘆息一聲。 “既是心念虔誠,謀天道缺,當傳眾生,當落三界,諦聽。” 諦聽瑞獸身子更低幾分。 “弟子在!” “助天尊慈悲,遍及三界!” 諦聽猛地抬頭,看向地藏菩薩,那一雙眸多有靈動和驚駭。 玄門,佛門勢如水火。 今日那蒼淵以因果線遍尋天道所缺,有因果線落于地藏菩薩,太乙救苦天尊之身,有心人定有所察,那天道所處,更當有所感。 地藏菩薩以幽冥鬼府之地容納那一道因果絲線,退天道探查,足以讓玄門明晰一些事情。 最后地藏菩薩引動太乙救苦天尊的因果,使其暴露,也算是禍水東引。 如今太乙救苦天尊以這等決絕的方式化解天道一念,若不能以雷霆手段囚困,消化,定會被天道知悉,如此玄門當少權柄,佛門便可多一分氣運功德。 可若太乙救苦天尊做到在天道覺察之前,就吞噬的話,那只會讓玄門更進一步。 諦聽不解,所以未曾有動作。 似乎覺察到諦聽的想法,地藏菩薩道。 “佛門玄門之爭,求的是一口氣,實在可笑,我若身在靈山,不念眾生疾苦,也許今日不會出手,但我既入幽冥,所尋所得便是不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