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虛無之中,蒼淵似有所感,當(dāng)日為屏蔽天道之力,他融于虛無,自身之形有消散同化之意。 好在早早的布局,于太陰星上引得星君出手,更以桂花攜帶太陰規(guī)則入虛無,終是得以重新凝聚身形。 感應(yīng)著虛無之中接引的問話,他下意識的回聲。 因為人族! 自重生至今,他第一次直面自己的內(nèi)心,問道于己。 鴻蒙之時,他得見量劫之恐怖,選擇隱匿,可卻不知道因何處處落子,處處布局。 更是切斷自身因果,讓自己不受到鴻蒙記憶的影響。 一直到今時今日,他總算明白,自己在做什么了。 天道有私,藏圣人于自身,毀其形體,滅其神魂,融天道因果,獨尊天道。 更以天子之名,滅三皇之功,毀人族不畏之心,不屈之志。 他身為重生而來的人族,如何能夠真的做到坐視不管? 所以他從鴻蒙之時就在想著如何解救人族。 行至今日,他又收回幾分記憶,總算知曉幾分。 “且見那通天量劫,先喚靈感盛名。” …… “師尊,你這是?” 惠岸行者看著面前的觀音菩薩,他從沒有覺得觀音菩薩如此高大。 那等慈悲之光擋住了屬于佛祖的手段。 “我的徒兒,你見不得人間疾苦,為師又怎么忍心呢?” “我的徒兒不惜以命喚我,以命請愿,吾為靈感,如何不應(yīng)?” “是師尊之錯,你且等候于此,為師入內(nèi)修整一番,且做懺悔,就隨你前往通天河,將那孽畜收了。” …… “悟空,如今天寒地凍,我等行走不得,莫不是當(dāng)真要住在這里?” 唐僧看著外面的鵝毛大雪,緊了緊身上的袈裟,面帶愁容。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