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四分(中)-《扼元》
第(2/3)頁
“倒也不全這樣,不過……”
呂函還想說什么,花大娘已經撲了上來:“別說!別再說了!你聽好了,我教你個正經的路數……”
“什么路數?”
花大娘湊近呂函的耳邊,咕咕噥噥地說個不停。
呂函沒聽多久就臉色通紅,過了會兒,額角連熱氣都冒了出來。
呂樞鄙視地看看兩個娘們兒,覺得她們斷然沒說什么正經話題。當下便提著刀盾,自顧往院子外頭去,找阿多玩耍。
到了前頭他才曉得,李云已經走了,而郭寧還在自家屋里深思。
近幾日里,郭寧常常如此。
政務司的司吏吳褚前來交待公務,在院門就被倪一阻住,和幾名同伴一起在門房等著,還額外被示意噤聲。
呂樞被阿多領著,到前院的練武場去玩耍。院落里的扈從們鴉雀無聲,沒有一人敢亂動亂說話。
大半年前,郭寧只是河北塘濼間一個掙扎求存的士卒,當時他盤算事情,只要算到身邊數人,只要考慮一州一縣里的敵我動態。
但在那場大夢以后,郭寧覺得自己變了。
變化的關鍵不在于他從夢里知道了什么……那些記憶,郭寧自家做了本簿冊偷偷記錄下一些,但還有很多,隨著時間推移,漸漸模糊……關鍵在于,他在夢里獲得了獲得了站在歷史長河之上,俯瞰一切的經歷。
有了這個經歷,他就有開闊的眼界,就有通盤推算全局的本能。
況且,這數月來,郭寧本身又在不斷成長。
自他在饋軍河集眾,到現在才短短七個月。但這七個月里,郭寧每一個決定所涉及的人命,乃至他所承擔的壓力,所肩負的責任,都超過此前二十年。
面對著巨大的壓力,面對著那么多將士和部下們的期待,郭寧在不斷的成長。
便如此刻,雖然定海軍的大政,已經確定為廣積糧、高筑墻,以自厚實力,靜觀時局的發展。
但靜觀并非完全的袖手旁觀,一心經營,更不是把眼光完全限制在登、萊、寧海三州。
自古以來天下板蕩、大國爭鋒的時候,各方勢力也不只埋頭耕戰,更有縱橫捭闔,以種種奇峰突起,推動全局的變化。所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是也。
郭寧之所以把自家重要的部下杜時升和李云等人留在中都大興府,就是因為留著這條線,給他提供謀全局的可能。而謀全局的結果,很有可能對一隅之地的未來產生影響。
在那場大夢中,郭寧曾經看到過歷史,他看到過歷史的開端,看到它的過程,也看到了最后的結局。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