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心(中)-《扼元》
第(1/3)頁
貞祐元年十月三十日,楊安兒、劉二祖于莒州磨旗山鍥臂飲血結盟,隨即興兵四出,號稱有眾二十萬。
楊安兒年初時折返山東,此后任憑朝廷兩易年號,一換帝王,中都連遭兵災而蒙古入寇,都沒有大的舉措。時人多有認為楊安兒氣虛膽弱,不敢正面對抗朝廷威嚴的。
其實楊安兒畢竟是宿將,他的行動自有道理。這半年來,他看似蟄伏,實際上一直都在砥礪爪牙,以求再度搏擊于壯闊波瀾,
雖說山東地界造反的漢兒一直層出不窮,但楊安兒和劉二祖兩人,始終都有反賊中的脊梁人物。此番楊安兒驟然暴起發難,聯合了劉二祖和李全等實力人物,其聲勢便如一聲驚雷炸響于山東,隨即轟轟烈烈,余音久久不歇!
無數豪杰從四面八方匯聚,又換上了鮮艷如血紅襖,按照楊安兒的指令四出攻劫。
十一月初一,莒州陷,刺史亨嗣戰死。十一月初三,海州陷,官員多死,唯同知軍州事術甲臣嘉于海道脫出。十一月初四,密州陷,曾任定海、泰寧軍節度使的老臣鄒谷糾合宗族抵抗,闔家被焚。
再此后數日,山東東路諸多女真鎮防軍寨或猛安謀克的屯堡也遭包圍。而過去數十年里,飽受朝廷欺辱、報仇括地之苦的漢兒們哄起而攻。
無數膽怯而卑微的農夫們,拿著最簡陋的武器突入女真人的營壘,盡情傾瀉怒火。當他們出營壘折返出外的時候,就成了見過血的戰士,紛紛投入到楊安兒的招兵旗下。
而楊安兒的本部兵馬,正沿著山間道路,前往穆陵關。
這一片起伏丘陵中的林地,約莫四五年前被朝廷遣人縱火焚燒過。當時朝廷以為,憑此可以壓縮反賊們在山間活動的空間,摧毀他們在林地里建立的眾多小寨、柵營。
時隔數年,此地猶覺童山濯濯而重重疊疊,到處都是枯黃的亂草和鐵灰色的巖石,卻幾乎不見高樹。只有沭水夾在連綿山間,像一條銀色的帶子,閃閃發光。
數以千計的步兵騎兵,還有運送糧食輜重甲仗器械的牛馬驢騾,在山間扯成了一條長線。長線隨著山勢而曲曲折折,時隱時現,牲口的四蹄踏在堅硬的山路上,發出紛亂而沉悶的轟鳴。
也有些戰馬,照著草原諸族的習慣釘了蹄鐵,發出的便是清脆些的震響,像是鐵甲葉片的撞擊聲那樣。
這只是大軍的后隊罷了,大軍前隊全然不帶輜重,每人只攜當日的食水,輕裝前行,已經抵達了穆陵關下。
穆陵關以西。
這道位于大峴山的要隘,曾是春秋時強齊所設長城的一部分,管仲曾說,齊國的疆域東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無棣,這穆陵關,便是齊國南方的重要據點。到了五胡亂華時,慕容德建立南燕,也以穆陵關為咽喉所在。劉裕伐南燕至大峴山,見其險要而無備,遂舉手指天,大喜聲稱,虜已入吾掌中。
但因為近數百年來,少有割據山東而成大業的,所以大峴山南側的古時關城舊址,如今已成了一個商業繁茂的鎮子。
早年密州膠西榷場尚在時,從榷場獲得的茶葉、香料和藥材,有許多都通過穆陵鎮直接供入益都,而從益都方面發運到膠西榷場的絲織品,也有一部分在穆陵鎮。
這處要隘的軍事作用,便大都轉到了大峴山山谷西側出口,被喚作“大關”的第二道城墻。
此前蒙古軍攻入山東的時候,完顏撒剌將幾個比較有力的女真人猛安放在臨朐據守。后來李全率部繞過益都,猛攻臨朐,幾個猛安眼看李全勢大難敵,便主動由臨朐退往深山中的穆陵關。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余姚市|
景宁|
富阳市|
江西省|
铁力市|
佛坪县|
大冶市|
麻阳|
林甸县|
牟定县|
新平|
台湾省|
饶河县|
河南省|
兴安县|
托里县|
安国市|
北宁市|
敦化市|
邵武市|
衢州市|
郑州市|
靖宇县|
博爱县|
古田县|
栾川县|
利川市|
宿州市|
抚顺县|
鸡泽县|
伊宁市|
通城县|
白沙|
揭西县|
兴化市|
中西区|
徐闻县|
遂川县|
隆昌县|
蓝田县|
镇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