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百三十九章 漢兒(下)-《扼元》


    第(1/3)頁

    自古以來,鹽業乃是朝廷財源所在。

    大金立國以來,財政上更是仰賴鹽業。哪怕朝廷隔三差五下大力氣通排推檢,以擴大財產稅也就是物力錢的收入,到泰和年間,每年鹽場歲入仍為物力錢所得的七倍之多。

    官鹽如此,私鹽更有暴利。濟南城作為山東、寶坻、滄州三大鹽司向內地轉運食鹽的第一個中樞,故而商業繁盛,人丁聚集。而貫通鹽場的小清河沿線,種種因鹽而起的豪杰人物不勝枚舉。

    董進帶著家眷們避難的長白山以西二十余里,有片起伏綿延的高坡,喚作黌塘嶺。據說千載以前,曾有大儒鄭玄在此著書立說,南朝宋國強盛時,又有個叫范仲淹的大臣,在這里住過。

    到了近代,這些遺跡全都蕩然無存,黌塘嶺成了私鹽販子盤踞之所。而蒙古人攻入濟南府以后,又有豪杰在此集聚義軍,不向蒙古軍臣服。

    整個黌塘嶺上,現在有五六千人,多半是濟南城逃出來的百姓。當日蒙古軍驟然入城,城池內外哄堂大亂,足有五六萬人逃出城池,散在鄉間。許多人后來陸續被蒙古軍俘獲了回去,男的大都做苦力或填了城壕,而女人被當作女奴或軍妓,受盡蹂躪。

    只有少量的幸運兒才能免遭劫難,畢竟蒙古軍主力并沒有長駐濟南府,而蒙古人縱兵劫掠四野,通常會避開地形復雜的山區。

    當然,這也緣于蒙古人不熟悉金國地界的潛規則。他們全沒想到,看似處在肥沃平原的村莊通常都一窮二白,而私鹽販子的地盤,那些山溝溝里才油水豐厚。

    黌塘嶺上自然也有難處。此地有水源,野菜,野果,往長白山方向,還有兩處山里私墾的旱田,但就算把私鹽販子們歷年儲藏的糧食全都算上,也不足以長期供養五六千張嘴。

    義軍首領、濟南歷城人張榮遂整編部眾,下山劫掠糧食。

    本來私鹽販子就以敢廝殺的壯年男子為主,隨身攜帶兵器。自從蒙古軍攻入河北,張榮又早早地覺得情況不妙,招攬了幾個鐵匠,在山上打造槍頭,現在山上幾乎人手一支長槍。他又招攬了不少獵戶,組建了弓手隊伍。

    只要不碰到蒙古騎兵,張榮對自家部屬的戰斗力挺有信心。

    他們先到了章丘縣城,卻發現縣城里軍民大都逃散,糧倉早就被蒙古人搬運一空。城里剩下的百姓只有老弱婦孺,皆如餓殍。

    張榮留了些糧食給他們,自家手頭愈發窘迫了。于是他率部繼續往北,意圖渡過小清河,去濟陽縣看看能否有所收獲。

    這一片,都是私鹽販子們常來常往的,沿途道路偏僻,地勢崎嶇,多有葭葦山林,蒙古人很少往這里來。所以眾人難免有些放松。

    可今天也真是奇怪,一行人剛從山間林地出來,就被一隊蒙古騎兵發現了。

    時當正午,這些蒙古騎兵有些正忙著支起圓帳,有些正在烤肉,也有些半躺在小溪邊,把腳擱在溪水里沖刷。

    但他們警惕性極強,一看見張榮等人的身影,所有人立即大叫大嚷地上馬。有些騎兵剛把馬鞍解下,就直接跳上沒有鞍韉的馬背,手里隨便拿一把彎刀,就向張榮等人沖來。

    蒙古人如此兇悍,根本沒法力敵。張榮毫不猶豫地喝令部下們往身后的林子里逃,自己和幾名弓手親衛斷后。

    他的箭術不錯,站在原地放了兩箭,一箭落空,另一箭射中一人。但那蒙古人恰好著了甲,渾若無事般帶箭繼續沖殺。張榮顧不得遺憾,估摸著后頭同伴們快到林子里了,把弓箭一扔,也開始狂奔。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宇县| 元阳县| 鄂托克旗| 商丘市| 电白县| 海林市| 长垣县| 镇坪县| 大石桥市| 环江| 建始县| 库车县| 白水县| 大兴区| 沅陵县| 吴川市| 罗山县| 武川县| 武安市| 永靖县| 英山县| 昌黎县| 海安县| 锡林浩特市| 博湖县| 江永县| 且末县| 通渭县| 铁岭市| 勃利县| 句容市| 工布江达县| 罗源县| 肇庆市| 美姑县| 阳城县| 泊头市| 花莲市| 图片| 喀什市| 康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