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拔營(上)-《扼元》
第(1/3)頁
饋軍河營地,汪世顯凝視著北方,在視線的盡頭,一道筆直狼煙沖天而起。遠處還有一道,只是淡些。
這道狼煙,當然不是駱和尚在遂州點起的那股,而是沿著每隔十里布設的烽燧, 快速傳遞回來的。
郭寧在饋軍河立營聚眾以后,核心圈層的眾將都知他無意在河北久駐,也認同他的意見。畢竟大伙兒都是廝殺場上掙命出來的游魂,每個人都明白,想靠這點倉促聚集的力量去和草原上的恐怖勢力對抗,那不是勇敢,是找死。
所以整個營地的規模雖然不斷擴大,但內外的陳設都很粗糙, 主要的精力, 都擺在防御設施和哨卡上頭。
畢竟眾將都是老手,舉凡壕溝、柵欄、望樓、閣道之類一一布設,并無疏漏。根據郭寧的反復要求,尤其在營地北面,安置了半永久的哨卡十余座,都有精干人手輪番駐扎,日夜探看周邊動靜,隨時回報。
通報軍情的方式有很多種,通常是駐扎哨卡的十人隊輪番更替的時候,順便攜回過去兩日的人員經過記錄。若有緊急情況,則由各據點配備的快馬直達。
而最危險的時候,才會燃起烽火。
烽火只有一股, 而且是駱和尚親自去探看后的結果。那么,傳遞的信息最簡單也最明確:蒙古人來了。
饋軍河營地的哨卡設得再遠, 也沒法越過燕山去,而河北的地形對蒙古騎兵來說,又太少阻礙。從遂州那里到饋軍河營地,就算有塘泊阻礙, 路程也不過百里,蒙古前哨騎兵從遂州全速南下,一個半時辰就能到達。
能夠留給汪世顯做準備的時間,就只有這一個半時辰,
再考慮蒙古軍主力的行軍速度,按照蒙古軍行進時與其阿勒斤赤的通常距離來推算,蒙古軍主力穿過遂州,攻入安州的時間,大概是再往后一個半時辰。
也就是說,三個時辰之后,今天黃昏時分,蒙古軍將會進入安州了。
去年在密谷口的那場大戰,大金朝廷命驍銳,選步騎,發畿甸,號稱百萬,人皆精練。結果呢?無數袍澤伙伴的死亡,導致跟隨汪世顯來到河北的小小部落幾乎被摧毀,汪世顯的叔伯兄弟幾乎盡數死在蒙古軍的刀下。
他每天都會回憶那一次慘敗, 每天都驚恐于蒙古人迅猛如雷的威勢;甚至還不止一次地盤算, 郭六郎應當是個靠譜的人吧?郭六郎安排的那些,承諾的那些……不會是胡言亂語吧?
汪世顯下意識地捋了捋胡須,一不注意,揪下來兩莖。
當然,這是最壞的情況,或許蒙古人的前哨雖然抵達遂州,但其主力會像前年那樣,直趨中都?
但這個猜測,早經眾將反復推算,以為可能性不高。
蒙古軍所長,是利用騎兵之利,展開超長距離的分進合擊,深入穿插后方和側翼薄弱處,并在適合的時機和地形發起猛烈進攻。而他們在行軍過程中,甚至不攜大量輜重,純以擄掠支撐全軍所需。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木里|
靖宇县|
北海市|
龙门县|
江安县|
古丈县|
汝州市|
浮梁县|
西丰县|
深水埗区|
延吉市|
梅河口市|
乃东县|
闸北区|
曲水县|
蒙阴县|
科技|
清远市|
彭州市|
河曲县|
陆河县|
和田县|
普宁市|
临汾市|
郧西县|
安宁市|
喀喇沁旗|
贵港市|
疏勒县|
赤峰市|
绥滨县|
河西区|
奉贤区|
磐石市|
枞阳县|
喀喇沁旗|
洪湖市|
牙克石市|
太仆寺旗|
通化县|
宁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