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其疾如風,其侵如火!” 白文選的移動式厚墻又出發了。 有了上一場對白安部的經驗和信心,這一次白文選更加自信了,這一次,他將近一千五百長槍兵分成了三個部分,他親領的五百人突前,另外兩部在側后方, 組成一個品字形大陣,像一道洶涌而來的水墻一樣向已經有些疑懼的鄧玘部沖了過去! 其實,在剛才的火器打擊后,也就是前鋒楊遇春的前部受到了重創,楊遇春至少還有一半人馬,更不用說還有中間的張云鵬部, 以及后陣的鄧玘本部了。 此時, 鄧玘部的人員總數依舊比白文選的多,若是抖擻精神一戰的話,兔死誰手還真不好說。 不過,在戰場上沒有誰會傻乎乎地與你單挑的,賀金龍手中可是有一個旅,除了白文選的長槍兵,他還有四百多騎兵,還有龍小石的火銃兵! 就在白文選開始向前時,賀金龍也指揮騎兵從側面逼了過去,而龍小石的火銃兵在完成裝填后也從另一側面逼了上去! 于是,鄧玘既要面臨如墻而來的白文選部,還要時時留心側面的另外兩部。 當然了,由于鄧玘也有三部,他此時也可以分兵,用已經受到重創的楊遇春部去對付龍小石的火銃兵,用張云鵬部去應對白文選部,然后自己去對付賀金龍的騎兵。 戰機,稍縱即逝,此時, 正在戰場外圍警戒的李占春部接到了龍十三的命令。 “從后方威脅鄧玘部!” 這樣一來,鄧玘部就受到了來自四面八方敵軍的威脅,此時,若是洪承疇膽子大一些,讓劉良佐帶領幾百騎出來接應,沒準會減少鄧玘的損失,但此時的洪承疇面對的并不是剛出山三年的不沾泥、紫金梁等,而是異化版的怪胎龍十三部! 于是,洪承疇膽怯了,他并沒有做出讓劉良佐部出營接應鄧玘的決策。 當然了,雖然此時劉良佐麾下的騎兵還很多,是三部中軍力最強的,在這樣的情形下,也不見得會聽從洪承疇的命令,因為他對面的龍十三第一旅還有一千騎正等著他呢。 于是,鄧玘毫無懸念地退縮了,他們縮成一團,慢慢地向自己的大營靠去。 在戰場上, 永遠都是能夠奮力一搏者創造奇跡,稍露膽怯者必定萬劫不復! 就在此時, 龍小石指揮的火銃兵、炮兵再次逼近了! 又是四輪完整的火銃、虎蹲炮轟擊后, 鄧玘部徹底奔潰了,他們忘掉了鄧玘下達的“縮成一團,靠攏營門”的命令,一窩蜂的朝著大營跑! 此時,無論是騎兵、長槍兵都可以上了。 ...... 約莫一個小時過去之后,鄧玘自己帶著大約六七百白桿兵成功退入大營,并封閉了營門,但是,張云鵬部、楊遇春部被永久地留在了外面! 得知賀金龍的戰果后,龍十三立即下達了第一旅進攻劉良佐部的命令! 前面說過,明軍扎營不像小強旅,都是征調幾乎與官軍數量差不多的民夫,民夫趕著大車馱著糧草、木料,等到了指定地方,便由官軍警戒,然后由隨行的民夫利用木料、繩索、鐵釘扎下大營。 若是時間來得及,他們還會在木柵欄后面用泥土、石塊壘砌一道土墻,當然了,這道圍墻的最關鍵還是最外面的那一道木柵欄,后面的土墻是依托木柵欄而存在的,若是木柵欄一倒,圍墻必倒無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