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大當家也說過,若是原東江鎮總兵毛文龍未死,而前大太監魏忠賢也未死,或許大明還能綿延五十年國祚,眼下卻......” 方光琛問道:“這是為何?那毛文龍驕悍跋扈,雖然袁崇煥殺之有違法度,但也在情理之中,若說殺袁崇煥是自毀長城我認為還有些道理,殺毛文龍又有何相干?” “還有,那大太監魏忠賢乃一代權奸,今上除之,此后朝廷才為之一清.......” “哈哈哈”,龍小石不禁大笑起來,“虧你尋常還自比管仲、孔明,就這見識?” 方光琛有些羞赧,又有些不服氣,反問道:“我倒想聽聽這究竟是為何!” “也罷”,龍小石繼續說道,“先不說毛文龍一死,東江鎮便四分五裂,大不如前,以前毛文龍在的時候,建奴可有毫不顧忌西進入關相寇?” “毛文龍在的時候,可以兵鋒直指遼陽、沈陽,現在的東江鎮能做到嗎?” “還有,魏忠賢在的時候,面對建奴雖然依舊處于劣勢,但依舊能穩守錦州以西一帶,眼下呢?呵呵” “大當家曾經說過,大明,毀就毀在這些號稱眾正盈朝的東林黨徒,彼等看起來正大光明、高風亮節,實則頑固迂腐,一個個實為真正的偽君子,彼等沒有謀國之略,也無庶務之能” “只曉黨同伐異,勾心斗角,置國家大事于不顧,原來有魏忠賢這樣的人掣肘,無論征集糧餉,還是調集兵馬,雖然也有些困難,終究能夠順利完成,眼下呢,呵呵” 方光琛這時再沒有剛才的羞赧之情了,他平復了下來,“這真是你們的大當家說的?” “這還有假?” 也改成沉吟半晌,最后說道:“小石,或許你說的是對的,但眼下我父是寧前兵備道,若是我投靠了流賊,勢必牽連他,你先放我回去吧,放心,我會靜觀其變的” 龍小石點點頭,“也罷” ....... 龍十三的大營設置在安邑縣城以北,陳新甲、高起潛帶著大軍過來后,立即在大營正北、正東、正西扎下了三座營盤,分別由鄧玘部、祖大弼部、劉良佐部入駐,加上安邑縣城,團團將小強旅圍了起來。 不過,對于龍十三來說,在解州還有馬守應的部隊,在平陸縣還有他的第三旅,在水頭堡還有賀金龍的第二旅,就好像下圍棋一樣,對于陳新甲來說,他雖然人多勢眾,但面對這樣的情況,顯然不能算的是“大局已定”。 而在前不久,由于白安、祖寬敗績,洪承疇部無功而返,實際上已經是“大局變危”。 這就是四十歲的陳新甲得到洪承疇、白安二部的消息后的心思。 不過大軍實際上的最高統領,大太監高起潛卻不這么想。 他還勸慰陳新甲,“洪部只是略有損失,而賊軍在擊敗白安部后必定元氣大傷,也很難從外圍威脅我軍了” 他的潛臺詞是:“洪承疇已經因剿賊不力而被降為延綏巡撫了,眼下若是你有所作為,極有可能取代他的地位” 于是,陳新甲便重新振奮起來。 這一剎,陳新甲想到的不是如何擊敗賊軍,而是如何與洪承疇爭權奪利,或者是自己這個“舉人”如何壓倒科班出身的“進士”,從而為廣大舉子正名。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