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半晌,他突然醒悟過來。 “洪承疇顯然是要去夾擊二當家的,不行,二當家一部對付起白安、祖寬就有些吃力了,何況還要加上洪承疇的大軍!” “擲彈兵聽我號令!” 他說的擲彈兵就是那五十名拿著能擊發一兩重大號鉛彈,最遠射程可達兩百米,有效射程在一百米左右的特殊火銃兵了。 他們接替了院墻只有五十米的那一排普通火銃兵,然后舉起了手中長達一米五,重達十二斤的重型火繩槍! “記住,盡量對準騎兵和將領!” “砰......” 重型火繩槍發出的聲響與普通火繩槍相比更加沉悶悠遠,當五十桿這樣的火繩槍一起擊發時造成的動靜還是相當可觀的! 他們這一次的射擊效果相當不錯,在此時的大明,軍中早就有了比重型火繩槍更長、更重的抬槍,射程也遠得多,但顯然從沒有擊中到一起使用的,龍十三的軍隊如此使用是大明這塊土地上的頭一遭! 于是,洪承疇便為他的輕敵付出了代價。 此時,正在擲彈兵們對面的是楊嘉漠的家丁和部分步軍,當火銃聲甫一響起時,至少有十名家丁跌落馬下,至少有一名步軍中騎著馬的把總,一名哨總,以及十余名刀盾兵被擊倒在地! 這激怒了楊嘉漠,同時又讓洪承疇生出戒心——賊寇的火銃居然能發射這么遠,如果彼等從后面攆上來,就算最終還是被我軍擊敗了,但恐怕也會對己方造成大量殺傷! 于是,當楊嘉漠提議先擊敗這一小股敵人再說時,洪承疇略一沉吟便答應了。 既然是楊嘉漠提出來的,自然就要用他的部隊來先進攻。 楊嘉漠,北宋楊業之后,甘肅楊家將的杰出代表,這次他帶過來的有一千五百精銳甘肅兵,都是在與祁連山、青海各土司、蒙古諸部的戰斗中歷練過來的,雖然不如延綏鎮、大同鎮,但也相差無幾了。 眼下,跟著楊嘉漠來到山西戰場的還有他的長子楊光烈,以及鎮守后世白銀景泰一帶,對付附近多爾吉蒙古部落的永泰營把總岳鎮邦。 岳鎮邦,岳飛之后,后世滿清名將岳升龍之父,岳鐘琪之祖父,今年才二十二歲,此時的景泰一帶并不是漢人的地盤,而是被一股從襖兒都司蒙古部落分化出來的蒙古人占據著,首領叫做多爾吉。 岳鎮邦此時并無軍職,不過卻能招募青壯與之戰斗,經過五次大小戰斗后生擒了多爾吉,幾乎全殲了多爾吉部,于是便因功升為永泰營把總。 岳鎮邦手下只有三百人吃軍餉的,不過這三百人有一個此時大明罕見的配置。 他們是獨一無二的槍盾兵,是的,他們人手一面長方形盾牌,盾牌朝外的一面布滿矛尖,可以防御,可以進攻。 一手長槍,當然了,不可能是長槍兵那種一張二尺長的標準長槍,而是一丈長的短一些、輕一些的長槍。 這種編制是岳鎮邦獨創的,就是這種獨創,他就靠步軍幾乎滅了多爾吉部落的族,將蒙古人徹底趕出景泰一帶。 與他的祖上一樣,岳鎮邦身材不高,但卻有一身驚人的氣力,他自己扛著一面鐵盾,一桿標準長槍,帶著他的槍盾兵朝龍小石現在所在的那面院墻沖了過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