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龍十三出擊了,在關寧鐵騎在外面喧囂了一個小時以后。 此時,無論是節(jié)省馬力,還是士氣衰減,關寧鐵騎都沒有理由繼續(xù)在外面鬧騰了。 龍十三將一千八百騎分成了三個部分,每部分大約六百騎,一部由他親自率領,俄木布副之。 一部由李占春率領,一部由武大定率領,到了此時,龍十三已經清楚地知道,在后世有著“黑鷂子”(搖黃十三家之一)稱號的李占春,有著“黃巢”稱號的武大定終究是脫穎而出,他們都是天生的騎兵統(tǒng)領。 這兩人中,李占春剽悍狡黠,武大定勇猛大度,各有所長。 之所以分成三部,那還是因為在對敵人進行沖鋒時,一開始很長一段時間與敵人接觸的都是前面一半的人,有時候甚至是前面三四成的人。 于是,讓后面四百人利用弓箭進行大面積的拋射覆蓋就成了最合適的選擇。 何況,當大營外的關寧鐵騎消停下來后也大致分成了三個部分,按照李信、李占春等人的理解,多半是由三個騎兵千總(每人統(tǒng)帶四五百人)帶領的,一旦自己沖出來,彼等也會分成三個小集團來迎戰(zhàn)。 還有,大明的重甲騎兵幾乎沒有給戰(zhàn)馬裹上甲胄的,有的只是對騎兵的保護,故此,龍十三訓練了許久的“擊殺戰(zhàn)馬”的戰(zhàn)術還能繼續(xù)有效! 何況,這些大部分都是蒙古人,他們從小在馬背上長大,眼下就算知道了龍十三的戰(zhàn)法,一時半會兒也不會像他們那樣如法炮制。 龍十三這六百騎直直地沖向了那三四百重甲騎兵! 最前面兩百騎都是一手騎槍,一手標槍,抵近重甲騎兵約莫兩百米時,對面才堪堪列隊完畢! 不過,祖寬手下剩余的千余輕騎兵也圍了上來! 李占春、武大定帶著騎兵迎了上去! “黑鷂子、黃巢,給老子記住了,如果敵人見到你等沖了上來,并與你等搏斗,那就按照之前商定的行事,若是虛晃一槍,照面之后扭頭就跑,不要理會彼等,前面兩百搏斗騎兵前來參與圍攻重甲騎兵” “后面四百騎原地不動,靜等敵人輕騎兵再次前來,記住,蒙古騎兵用的大多都是軟弓,射程不遠,一旦彼等再次前來,立即用弓箭進行拋射,我等騎弓雖然只是五斗力左右的輕弓,但畢竟是硬弓,射程遠” “往復三次以后,若是彼等再次故技重施,屆時就可以沖上去了,此時敵人一來計策沒有奏效,士氣低落,二來馬匹疲累,就可以大大方方沖上去迎戰(zhàn)!” “一直追,直到追上為止,追逐時,不停在后面施放拋箭,此時給我記住了,蒙古人大半都會扭身回射,追擊時不要離得太近!” 一百米! 對面那黑乎乎的重甲騎兵也沖了過來! 龍十三打開了模擬器。 “祖寬,三十歲,武力值90,統(tǒng)帥值85,敏捷值88......” 一個碩大的方框出現(xiàn)一騎的頭上! “咻......” 后面四百騎齊刷刷射出了拋箭! 然后所有的人都是一手騎槍,一手標槍迎了上去! 按照龍十三的想法和實踐,“假如我軍有一千騎,敵人也是同樣數(shù)目,拋射時可讓敵人半成到一成軍力失去戰(zhàn)斗力,那就是五十到一百人” “抵近敵人時拋出標槍,若再達到損傷敵人半成的效果,那又是五十人左右,此時,敵人有一成的人應該退出戰(zhàn)斗了” “然后人手兩支騎槍,三支標槍,對戰(zhàn)時,只向敵人戰(zhàn)馬招呼,假若有三成的概率擊中戰(zhàn)馬,只消一個回合就能讓敵人有生力量大減,若是加上標槍的擊傷,敵人很快就會退出戰(zhàn)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