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霍州城南,白壁關(后世城南南壇村附近)。 此時的驛道并非完全貼著汾河設置的,霍州以南是由于兩岸山勢陡峭,驛道則是在河東約莫幾里路的山中穿行,而白壁關就卡在驛道進入霍州州城的出口。 霍州以南的山脈雖然不甚高大,但也有四五百米,若是翻山越嶺自然亦可,但效率顯然太低,更不能通過大軍,于是洪承疇的西路部隊想要經主驛道抵達霍州,必過白壁關。 當然了,以防萬一,他讓王承恩帶著白安部從東面那條道路同時北上。 西路,楊嘉漠帶著李卑部按照正常速度行軍,并押運著西路大軍的所有糧草,而前鋒、神木參將艾萬年則是輕裝簡從,只帶著一千五百步騎走在最前面。 按照此時大明行軍的風格,前鋒與本部人馬之間的間隔在一個時辰左右。 故此,當虎大威的潰兵從汾河西岸給楊嘉漠帶來了消息后,楊嘉漠立即停了下來,并讓前面的艾萬年也停下來。 此時的艾萬年已經抵達了白壁關,并依照楊嘉漠的命令等了半日了,眼看依然沒有進一步的消息傳來,天色也黯淡下來,三十歲的艾萬年不禁暗暗罵了一句。 他的部隊雖然沒有攜帶糧草,但干糧還是帶了的,一般來說,三日的干糧還是有的,楊嘉漠老成持重,這一點顯然比牛成虎、左光先他們做的好。 白壁關,只不過是一個小關,以前在隋唐時代非常重要,但在眼下卻逐漸變成了一個巡檢司所在,所謂巡檢司,在此時的大明,其起到的“商檢”作用遠大于“巡捕”,說白了,就是一個撈錢的地方。 巡檢、倉大使,這兩個九品官職雖然品級低微,但索求者趨之若鶩,并不亞于中縣以上的縣令。 這里面自然就有大明那朽壞的體制在起作用了。 大明對商業的抽稅很少,但架不住巡檢司、地方豪強、險關要隘的軍堡私設關卡抽取厘金,有時候稱之為“助餉”,有時候稱為“榮捐”,不一而足。 倉大使則特制在漕運的重要渡口設置的大型糧倉的管理者。 由于大明那奇葩的征糧制度設計,要按照規定運送一石糧到目的地,起運時起碼要裝上兩石多,這多出來的一石除了運糧者自己消耗,就大量消耗在沿途中轉的倉庫了。 一個個適合航運的天然河流、運河,這樣的大倉有許多,最著名的自然是大運河上山東段的那幾個了。 據說,一個倉大使干一年相當于一個縣令干三年。 故此,巡檢、倉大使一般人還真做不上。 白壁關這里原本設有一個巡檢司,巡檢的范圍就是整個霍州以南大山,顯然,光憑巡檢司的二十弓箭手(吃空餉后還有十個)是干不過來的,他們也不會干,他們最熱心的是對過往行人、商戶抽取厘金。 所以,當龍十三的軍隊占據霍州城后,很容易就拿下了白壁關。 但是,白壁關雖然不大,只能駐扎一百士兵,不過卻緊緊卡在驛道上,易守難攻,艾萬年雖然勇猛,但也不敢在晚上進攻。 于是,他就在關口前面的驛道上駐扎下來。 艾萬年,一個有著漢人、蒙古人混血的米脂漢子,瘦瘦高高,長著淡黃色山羊胡子、三角眼,此時在白壁關南北都有大量的商鋪,艾萬年突然來到關口附近時,有不少來不及走脫的商戶、民戶只得戰戰兢兢留了下來。 而在白壁關附近的山上也有不少村落。 這些人對于艾萬年來說都是唾手可得的“功績”。 一聲令下后,艾萬年將白壁關南側的商戶以及附近一個村落屠了,將年輕漢子的頭顱用石灰裹好,然后將年輕女子搶入軍營淫辱。 不要怪艾萬年,自從萬歷以來,大多數邊軍將領都是做的,這也是他們保持所謂“士氣”和“殺氣”的不二法寶。 此時,艾萬年與楊嘉漠之間的距離還有二十里。 對于艾萬年來說,小強旅自然厲害,但眼下他的兩側都是大山,小強旅想要繞道攻擊他,雖然也有道路,不過那條道路還在大山之間,正好將楊嘉漠和王承恩的駐地連起來,他們繞過來時必須過這兩處才行。 于是,他放心大膽地擁著幾個搶來的女子入睡了。 半夜時分,一陣喧鬧將他吵醒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