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時間比李信預料的要長一些。 等到官軍的正式進攻開始時,已經過去一個月了,也就是說,拿下霍州之后,龍十三的小強旅已經整整訓練了兩個半月! 兩個半月,對于每日滿負荷訓練的小強旅來說已經成軍了。 李信兄弟正式加入到小強旅,龍十三讓李仲擔任行軍司馬,而龍小石變為副司馬,不過龍小石依舊兼任火銃營的把總。 至于李仲(李友),龍十三讓他擔任自己的貼身親衛,戰時則作為自己親領騎兵營的副將。 七月份,流金似火。 北面的曹文詔部率先對雀鼠谷的北端靈石口關以及雀鼠谷東邊那條通往靈石縣城小道上的靜升堡同時發動了進攻! 明末以來,在所有的圍剿官軍里,曹文詔部隊的軍紀還算不錯,但這一次他似乎是急眼了,無論是靈石口關,還是靜升堡,他都出動了大量的官軍在最近兩個月與紫金梁、不沾泥作戰時俘獲的溝壑、餌者。 曹文詔很狡猾,他將官軍藏在溝壑、餌者里,讓攻勢一會兒松,一會兒緊,讓小強旅的士兵和青壯差一點著了道。 不過,到了眼下這光景,龍十三麾下不僅有了六千余士兵,還可隨時動員幾乎同樣數目的青壯。 這些青壯有一直跟著從陜北過來的,也有在進入晉中之前吸納的,還有大量從介休縣、靈石縣、霍州招征調的,這些人都是小強旅開倉放糧的受惠者以及募兵的對象,自然會堅持與小強旅在一起。 這一次,龍十三征調了四千人,而在靈石口關、靜升堡,除了各有四百人的長槍兵外,還各加強了同樣數目的青壯。 由于靈石口關、靜升堡都卡在險要處,易守難攻,只要防御物資充足,官軍很難在短時間得逞。 故此,雖然曹文詔下定決心要一氣拿下兩地,但三日過后,龍十三的部隊一人也無損傷,而曹文詔的人馬連城墻也沒有正經上來過。 在西邊,汾西縣城的虎大威將部隊開到汾河西岸,就是上次龍十三擊敗頗希牧那地方。 不過這地方卡在雀鼠谷陰地關與霍州之間,對于虎大威來說不但要面臨過河的危險,而且就算過了河,也要時時擔心己方會被陰地關、霍州的賊軍夾擊。 當然了,他還可以沿著汾河西岸的小道北上,抵達陰地關與靈石縣城的夏門堡,那里可以過河,但夏門堡同樣易守難攻。 于是,虎大威部便只能將部隊駐扎在汾河西岸作為牽制之用。 官軍重點進攻方向顯然是在霍州方向。 剛在陜北完成了對留在那里流賊清剿的艾萬年部回到了陜西三邊總督洪承疇的麾下,與陜西總兵王承恩、甘肅總兵楊嘉漠一起成為洪承疇的機動力量。 與已經抵達霍州南面趙城縣的李卑、白安兩部一起,加起來上萬人馬,糧草抵達后,洪承疇立即傾巢出動,他讓艾萬年、楊嘉漠前進到趙城縣,自己帶著王承恩抵達洪洞縣坐鎮指揮。 洪洞縣,縣衙大堂。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