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游擊將軍頗希牧看著那位單膝跪地的“介休縣團練”,圍著他轉了好幾圈也沒有下定決心。 按照那人的說法,介休縣附近來了一大股流賊,有幾千之眾,其中騎兵至少有三百,青壯幾千,抵達介休縣北門附近時便停了下來。 頗希牧是山西軍將世家,還是本地人,他這名字包含了廉頗、李牧前世兩大趙國名將的各一個字,顯示了他的父親對他的期望。 在他三十歲之前,他顯然也沒有辜負家人的期望,十五歲便進了縣武學,成了武秀才,雖然遠不如文秀才那樣尊貴,但終究是一個秀才不是? 然后在二十五歲那年中了武舉人,于是便有了繼承幾乎是他家世襲的固關千戶的資格,此時的固關與倒馬關、紫荊關一起號稱屏障京師右翼的三關,關城守將是千戶與千總的雙重編制。 以前自然是千戶所,但后來興起營兵制以來,這里又準許將其中一半軍力替換成營兵,故此,雖然只是一個千總,實際上與守備也差不多了。 三十五那年,也就是今年年初,他高中武進士,并與徐彥琦一起進入大明第一次武進士殿試,雖然未能名列三甲,但他還是進入了前十名,并升任五臺山游擊。 眼下山西流賊風起云涌,正是他們這些武進士大展身手的時候,何況眼下的流賊一個個看起來人多勢眾,但頗希牧也知道他們除了騎兵,剩下的都不足為慮,只要不太過大意,那就是一個個行走的功勛。 此時,流賊點燈子一部攻破吳城的消息已經傳到他這里了,當時他還這樣想著: “沒想到點燈子一部就能攻下吳城,還擊退了曹文詔,這一部為何如此厲害?”,等他招來熟悉谷積山事務的當地人一問,才知道在吳城的大山上還有千家寨,當然了,像薛仁貴那種小股流賊,官府根本沒有放在心上。 不過曾經在固關附近剿匪的頗希牧卻知道,“事情并沒有那么簡單,以前在固關附近有一股悍匪,大寨扎在太行山上,手下只有一百多人,但卻爬山涉水如履平地,一旦進入大山,羸弱的官軍根本追不上他們” “反而不時被彼等打一個伏擊戰,故此,官軍前前后后剿了十年也沒有最終剿滅,最后他上任后還是買通了那賊酋身邊一人,里應外合才最終殲滅,否則,也不知還要剿到何時” “這股流賊就是從吳城那邊過來的?”,他問道。 那人點點頭,“多半如此,眼下汾州附近并無其它大股賊匪” “打著誰人旗號?有多少馬軍,多少步軍?” “打著‘龍’字大旗,據說是點燈子一部,練總查過邸報,應該是點燈子的三當家龍十三,說來也奇怪,此人并無諢號,但悍勇無比,曾經先后與虎大威部、周遇吉部、張國欽部、孫傳庭部交手,還擊殺了張國欽” “有精銳騎兵大約三百,步軍約莫上千,余者都是他們營里的溝壑、餌者等,有幾千,據說他們的這些溝壑、餌者都是打下一城后幾乎喪失殆盡,然后就在打下的城池編制另外一批” “這一批顯然就是在吳城編成的” 這一節,作為游擊將軍的頗希牧豈有不知的,他點點頭,剛才他也查驗過那人呈遞上來的令牌和文牒,那令牌是兵部發放的,上面有“皇明兵部衙門”字樣,應該做不得假。 眼下雖然各地紛紛興辦團練,不過練總的職位還是控制在朝廷手里,每一名練總核發多少令牌、令旗、文牒、關防都有規制,頗希牧也知道。 “雖然這龍十三十分悍勇,但估計是孫傳庭等中了其誘敵之計” “一旦在野外堂堂正正陣戰,我必勝之!” “將軍要深思啊”,正在此時,一旁坐著的一個面白無須的人陰沉沉地說道。 那人叫劉曦,屬于御馬監來到靈石縣管轄此地礦點的礦監,因為靈石縣城的火藥都是為京城神機營準備的,而御馬監大太監一般兼任神機營提督,故此,在此地也設有礦監。 在戰時,礦監立馬變成監軍。 頗希牧一聽,心里不禁一咯噔。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