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九十八章:游街示眾-《我,劉辯,雄主》


    第(2/3)頁

    良久,他對羊續說道:“羊公莫要干預,聽命行事即可。”

    聽到這話,羊續沒好氣地說道:“王芬謀反作亂,證據確鑿,我亦羞憤于其共為朝臣,豈會為他求情?只是可憐其家人……陳逸亦是,我敬仲舉公(陳蕃)正直忠誠,常惋惜他遭奸人所害,可此番其子所為,我所不恥也!”

    頓了頓,他說出了心中的想法:“可陛下此舉,分明是要趁機打壓太學、打壓士人,我恐宦官見機挑唆,再開黨錮。”

    盧植搖頭寬慰道:“此事公大可放心,只要史侯不答應,張讓、趙忠等人決計不敢,至于孫璋等人,自有張讓、趙忠去對付。史侯乃聰慧幼君,他憎惡的是那些相互標榜的清談之士,并非公等實干能臣。”

    在盧植的印象中,最初世人公認的尊稱就只有‘三君’與‘八俊’。

    三君即當時已故的竇武、劉淑(非靈帝祖父)、陳蕃,而八俊,或者說‘八儁’,則是指李膺﹑荀昱﹑張儉、趙典等八人,這八人皆為人正直,在與宦官的抗爭中被害,得此名聲也算是實至名歸。

    然而在此之后,各地士人相互標榜就逐漸形成了風氣,陸續有八顧、八及、八廚,與之相應的,以太學前領袖郭泰(非白波軍首領)、賈彪為首,太學生們抨擊朝政、褒貶朝臣,或許他們的初衷一開始是好的,可鬧到最后,竟弄到公卿以下都懼貶議而不敢登太學之府,可見這股風氣已經逐漸變了味。

    于是,黨錮爆發。

    想到這里,盧植亦不禁搖頭嘆息,旋即對羊續道:“若真事有萬一,陛下再起黨錮之心,你我向史侯說項,請史侯出面勸阻即可。”

    “善。”羊續點頭附和。

    某位史侯,對他們而言也可謂是莫大的底氣。

    次日,衛尉楊彪提栗攀、耿武、閔純、李歷、程渙、沮授、司馬朗、董昭、沮授、麹義等人至府堂,命眾人做文舉證王芬。

    驃騎將軍董重帶著族弟董承在旁監督。

    平心而論,此次董重的功勞遠不及劉虞與公孫瓚,但因為種種原因,他竟也被提名封侯,這下董重可得意了,以負傷為榮出現在衛尉府,厲聲恐嚇栗攀、耿武、閔純、李歷、程渙等人。

    栗攀、耿武、閔純、李歷、程渙等人為了活命,遂在董重的授予下將王芬謀反之事添油加醋,在各自的舉證檄文中加入了不少莫須有的事,比如,稱王芬早就不臣之心,勾結沛國富豪周旌蓄養私軍,又多在冀州邀買人心,圖謀不軌。

    就連司馬朗,亦在董重的恐嚇下寫了一些違背本心的事。

    楊彪在旁看得直搖頭,卻不敢說什么,畢竟王芬叛亂乃是事實,再者,這董重分明就是受靈帝之命前來。

    所有人中,唯獨沮授與麹義不懼董重恐嚇,畢竟他倆一個被史侯看中,一個被史侯的師兄公孫瓚看中,縱使董重也拿二人沒辦法。

    與所有人都不同,沮授客觀地描述了王芬的行為,既不避王芬‘行兵諫’的事實,也不避王芬在冀州的功績,是唯一一份讓楊彪看得下去的檄文。

    而相較沮授,麹義憤恨王芬等人無能險些拖他下水,以所學不多的詞寫下一份舉證檄文,大半都是罵王芬的,罵地比栗攀、耿武、閔純等人還要兇,直將王芬說得一無是處,倒是讓董重十分滿意。

    次日,即囚押王芬等人游街示眾的日子,大概巳時前后,執金吾羊續與城門校尉趙延一同來到衛尉府,提王芬、陳逸、許攸、襄楷、周旌五人,綁上囚車,又喚栗攀、耿武、閔純、李歷、程渙等人跟車。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台市| 临湘市| 谷城县| 康马县| 旌德县| 五指山市| 甘孜| 杨浦区| 临邑县| 惠水县| 保亭| 屯留县| 肇州县| 三明市| 阳原县| 甘南县| 大宁县| 凌源市| 普陀区| 高邑县| 米林县| 弥勒县| 南部县| 通山县| 瑞安市| 阜平县| 合水县| 澜沧| 镇康县| 清徐县| 镇雄县| 凭祥市| 武夷山市| 萝北县| 台山市| 沧州市| 新乡市| 哈尔滨市| 乐东| 汤原县| 湾仔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