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勸降-《我,劉辯,雄主》
第(1/3)頁
九月初六清晨,劉虞、公孫瓚所率大軍并董承、曹純所率羽林騎,將王芬大軍包圍于解讀西側(cè)南易水處。
易水中上游段有分北、中、南三條支流,整條南易水大概呈倒“Ω”狀,王芬軍剛好就在順河逆流而上向南逃亡時,被公孫瓚的部將嚴綱、劉虞的部下丘力居,以及董承、曹純四人截住,只因為四人麾下都是騎兵,聚在一起不下四千騎,王芬軍早已喪失了斗志,又豈敢沖擊這四千余騎的隊伍?
就在這些人不知所措之際,公孫瓚、劉虞親率大隊步軍抵達,聯(lián)合嚴綱、丘力居、董承、曹純四人的騎兵,呈半圓狀將王芬軍團團包圍。
此時王芬軍唯一的生路,便只有西面的南易水。
就在劉虞、公孫瓚率軍圍上前的那一刻,有至少千余士卒爭先恐后跳入洶涌的河水中,奈何易水水流湍急,還沒等這些士卒爬上對岸,就被水勢沖往下游,剛好經(jīng)過公孫瓚軍旁邊。
公孫瓚的堂弟公孫越一瞧,喲呵,這不是白撿的功勞么?
于是他下令麾下弓弩手朝河中射箭。
可憐那些在河中沉浮的王芬軍士卒,根本無法躲避,就被密集的箭矢射殺了大半,一時間河水殷紅,裹挾無數(shù)浮尸沖往下游——其實當中也有僥幸存活的,然而河面遍布伏尸的場面還是嚇到了王芬軍的士卒,令他們不敢再嘗試跳河。
遠遠注意到這一幕,劉虞微微皺了皺眉,但也不好說什么,畢竟公孫越的舉動也是為了阻止那些兵卒逃跑。
少頃,劉虞與公孫瓚騎馬來到陣前,只見公孫瓚掃視了一眼不遠處惶恐不安的王芬軍,對劉虞道:“刺史,事不宜遲,你我速速聯(lián)手將其擊破,好回去向陛下復命。”
劉虞一怔,忙勸阻道:“彼軍已無斗志,勸降即可,何須再戰(zhàn)?”
聽到這話,公孫瓚也愣了一下,旋即皺著眉頭說道:“先前朝廷有令,戰(zhàn)前投降者尚可幸免,戰(zhàn)后投降者全部處死……”
言下之意,他竟是準備遵從朝廷制定的規(guī)矩,將對面的王芬全部屠殺殆盡。
見此劉虞大驚失色,駭然道:“伯圭,這可是成千上萬條性命吶,況且其中大半軍卒只是受王芬蒙騙,豈能以叛卒定論?”
公孫瓚微微皺眉道:“就算遭受蒙騙,這些人終歸是襲擊了天子……”
劉虞心中咯噔一下,沉默半響后道:“事后我會懇請陛下開恩。”
聽聞此言,公孫瓚挑挑眉露出一個怪表情,旋即伸手做了一個‘請’的手勢,表明他愿意聽從。
畢竟,此時二人剛剛經(jīng)歷過一同征討張純、張舉的叛亂,還未因為‘對待外族到底是殘酷鎮(zhèn)壓、還是懷柔安撫’而產(chǎn)生激烈的意見沖突,甚至于最后鬧到反目成仇的地步,如今的二人倒像是忘年交,公孫瓚敬重劉虞,而劉虞也欣賞公孫瓚。
在公孫瓚做出暗示之后,劉虞撥馬上前,目視著遠處的王芬軍,忽而朗聲喝道:“王芬!出來見我!”
其麾下鮮于輔、鮮于銀兄弟聞言對視一眼,知道這位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的刺史大人這次是真的發(fā)怒了。
而事實上,劉虞此刻確實怒發(fā)沖冠。
他怒王芬身為天下士人的榜樣之一,竟帶頭做出謀反叛亂的惡行,簡直豈有此理!
因此他在勸降之前,自然要喚出王芬痛罵一番,問問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而與此同時,王芬正在與麾下各將商議對策,或者說,聽麹義怒罵。
也難怪麹義如此憤怒,畢竟當初王芬拉攏他圖謀此事的時候,說得頭頭是道,麹義一聽還真覺得有可能,于是這個重利的涼州人,便加入了王芬的陣營,一共謀劃廢除靈帝、擁立合肥侯。
可結(jié)果呢,王芬麾下那么多別駕、從事、司馬,就他一個能打的,其余栗攀、耿武、閔純、李歷、程渙、沮授,包括巨鹿太守李邵派來的司馬朗與董昭等人,在麹義看來各個都是廢物。
因此當王芬驚慌失措地與眾人商議突圍之策時,麹義怒從心起,指著眾人挨個怒罵,罵地眾人皆面色慚愧。
良久,周旌實在是忍不住了,喝道:“夠了!”
他身為沛國的巨富,幾時受過這等侮辱?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济源市|
苏尼特右旗|
瑞昌市|
华宁县|
兴城市|
罗山县|
长泰县|
清水河县|
都江堰市|
曲周县|
安岳县|
天峨县|
沂水县|
象山县|
保定市|
兖州市|
天柱县|
东辽县|
革吉县|
五原县|
墨竹工卡县|
潜江市|
蕉岭县|
灵台县|
桃江县|
永顺县|
沾益县|
仙居县|
砚山县|
郴州市|
德阳市|
民县|
武夷山市|
通许县|
定襄县|
定边县|
舞钢市|
贵定县|
东乌|
桃江县|
成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