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昏君-《我,劉辯,雄主》
第(2/3)頁
這就有點寬泛了,劉辯想了想說道:“賞罰分明、能辨忠逆、從諫如流……之類的?”
“哈哈哈。”靈帝哈哈大笑幾聲,旋即正色對劉辯道:“不,我兒記住了,臣子口中的明君,是指不反對他們,且唯他們委以重任的君主!”
“……”
劉辯忽然意識到他猜錯了,靈帝方才那話其實問得相當(dāng)有水平,只是他一開始沒領(lǐng)悟而已。
這昏君……有東西?。?
他臉上露出幾許驚奇。
然而靈帝卻會錯了意,誤以為眼前這個兒子無法接受,心下一笑:我兒雖聰慧,但還是年幼。
不過他也不在意,畢竟在他看來劉辯還太小,一時無法接受也不奇怪,畢竟他這番心得,也是在他十幾二十年做皇帝的生涯中逐步摸索出來的。
他問劉辯道:“知道梁冀么?”
“知道?!眲⑥q點點頭道:“跋扈將軍?!?
父子二人口中的梁冀,即順帝時期的外戚,漢順帝死后,其妹梁氏升為太后、臨朝聽政,由梁冀把持朝政,先后立沖帝、質(zhì)帝、桓帝三位漢室天子。
其中,漢沖帝初立時尚只有三歲,不幸病故于玉堂殿。
漢質(zhì)帝被擁立為帝時才九歲,因不滿梁冀囂張跋扈,稱其為跋扈將軍,旋即就被梁冀毒死。
最后扶立的桓帝,終在一干后宮宦官的幫助下,將梁冀誅殺,收回了皇權(quán)。
順便提及一句,自那以后,漢室就防著皇后的娘家勢力過大,以免再重蹈梁冀之禍,這也是劉辯明確表示日后要立蔡琰為后,但卻沒有人以嫌蔡琰出身家族太小為理由來勸阻的原因。
“對,跋扈將軍,既然你知道,朕便不多說了?!?
在聽到劉辯的話后,靈帝點點頭,繼續(xù)說道:“……朕并非桓帝所出,當(dāng)時是竇太后選的朕。朕最初那會兒也很不解,為何先帝那般寵信宦官呢?直到朕知道梁冀之禍?!?
說著,他臉上露出幾許嘲笑,冷笑道:“梁冀把持朝政二十余年,朝中三公九卿無人膽敢違抗,更別說協(xié)助先帝鏟除這妄臣,最后桓帝王還是與宦官聯(lián)手,才將梁冀與其黨羽鏟除……辯兒,你說,若你是桓帝,你信宦官,還是信朝臣?”
“信宦官?!眲⑥q由衷地回答道。
靈帝笑了笑不做褒貶,繼續(xù)說道:“桓帝繼位時,年紀(jì)只有十五,朕繼位之初,歲數(shù)更小,僅有十二歲,當(dāng)時竇太后臨朝,其父大將軍竇武把持朝政,與太傅陳蕃、司徒胡廣共錄尚書事。其子竇機為侍中,侄子竇紹為步兵校尉,其他竇氏族人,親朋賓客,無不出任要職……聽到這里,我兒想到了誰?”
“梁冀?!眲⑥q皺著眉頭說道。
靈帝不做評價,搖搖頭繼續(xù)說道:“竇武可并非梁冀那種囂張跋扈的蠢貨,相反,竇武十分注重名聲,時常將自己所得分給太學(xué)生,又命人用車載糧與飯菜,分發(fā)給貧民,又網(wǎng)羅儒生、士人,又扶立朕……”
“……”
劉辯越聽越感覺違和,因為他感覺這竇武所為,竟與‘恭謙未篡時’的王莽十分相似。
而此時,靈帝目視著滿池的湖水,神色復(fù)雜地說道:“最初朕得知可繼承桓帝之位時,心情振奮,可到了雒陽后才知道,朕的處境較之梁冀把持朝政時的桓帝不遑多讓,區(qū)別僅在于梁冀囂張跋扈,百官莫不敢違,而竇武則故作謙恭,擅自赦免了許多桓帝時被禁錮的黨人,被天下士人奉為士人領(lǐng)袖,日日吹捧,他比梁冀要聰明,同時也吸取了梁冀身死的教訓(xùn),于朕繼位后不到半年,便聯(lián)合太傅陳蕃試圖鏟除宦官……陳蕃此人,品德如何,朕不去評價,但朕不喜他,桓帝也不喜,我兒可知為何?”
“為何?”劉辯問道。
靈帝也不直接回答,反問劉辯道:“若日后有朝臣勸我兒,說蔡姬出身不好,不宜為皇后,我兒會這么做?”
劉辯頓時就明白了:“父皇的意思是,陳太傅他……”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定区|
汕尾市|
葵青区|
澜沧|
临安市|
贞丰县|
板桥市|
永康市|
稷山县|
东港市|
张家口市|
鄂伦春自治旗|
册亨县|
名山县|
怀集县|
荥阳市|
泰宁县|
乌鲁木齐市|
贵州省|
五华县|
板桥市|
闽侯县|
卓尼县|
宁河县|
府谷县|
江西省|
堆龙德庆县|
武功县|
沅陵县|
新巴尔虎左旗|
汉中市|
洮南市|
申扎县|
灵丘县|
弋阳县|
桂平市|
黄骅市|
南康市|
黎城县|
古交市|
迁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