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日暮黃昏下,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一條三米寬土路旁,一小片稀疏樹林里,一只商隊正在有條不紊的忙碌,準(zhǔn)備扎營休息。 三十余輛四輪大車,在樹林里圍成了一個松而不散的四邊形方陣。 這些大車,有兩輛裝載著滿滿的各類皮毛,有兩輛裝載著一袋又一袋糧食。 其余車輛,全堆砌著一兩個立方大小的大型墨玉保存箱。 每輛車裝有這樣的箱子,六到十個。 大車方陣外面,散放著一二十匹坐騎。 還有三四名全副武裝的騎士,在稀疏樹林外巡視,警戒。 方陣內(nèi),有七八十人,約一半席地而坐休息,另一半人在分工忙碌。 其中有兩人在淘水。 方陣內(nèi)有一眼近兩米深土井,這兩人要把里面的積水舀干,等水滲滿后,再舀干。 這樣反復(fù)幾次后,井里滲出的干凈清澈之水才能供人畜飲用。 大車方陣內(nèi),還停著一輛供人乘坐休息的四輪大車,及一輛相當(dāng)破舊的扎著簡易遮陽小棚的小馬車。 三十多名車夫把牽引大車,有地球黃牛兩三倍體型的盤牛,牽了方陣內(nèi)。 還有幾名伙計從大車搬下來的十幾袋糧食,把里面的棗紅色顆粒物,倒在了鋪在地上的一塊塊粗布上,供盤牛啃食。 跟隨這個商隊離開四方鎮(zhèn)的炎熠,伸手抓起了一把這棗紅色顆粒物,仔細(xì)打量。 除顏色不同,大小也要大一倍之外,外形酷似地球上的黃豆。 炎熠往嘴里丟了一顆,一嚼。 就是那個味兒,家鄉(xiāng)的味道! 炎熠激動的,眼淚都快要流出來了。 前世的家里是開豆腐坊的,從小到大,他可是沒少在小店里幫著忙碌。 這豆子好不好,他一看一摸一嚼,就全知道了。 這個棗紅色顆粒物,飽滿干透,滿嘴的豆腥味兒,只是油性略有些不足。 炎熠在心里暗自決定,有了空閑,一定把豆?jié){、豆腐腦、豆腐做出來。 無他,除了本身愛吃之外,就在想讓思念之情有一個寄托。 一位小圓臉,個頭比炎熠低半頭,滿臉帶笑的小胖子湊了過來。 “許叔……” 炎熠把手中的豆子撒在了地上,語帶無奈的道:“梁哲之,我說了,不要喊我叔。我們年齡差不多大,就以平輩論稱。” “那怎么行呢!” 小胖子梁哲之一臉堅持道:“我族叔和您是兄弟相稱,我們再平輩來論,我肯定會被家中長輩打斷腿的。” 炎熠翻了一下眼皮,不再糾結(jié)這個問題,指了指盤牛正在吃的豆子。 “這個……” 梁哲之接過話說:“盤牛雖然力氣大,耐力足,但是吃的也多。” “這一路,我們不可能給它們備下那么多的草料,就只能喂它們紅豆等精飼料。” 炎熠哦了一聲,又問:“這紅豆的產(chǎn)量,相當(dāng)大?” 梁哲之嗯了一聲,道:“還算不錯,以大炎的產(chǎn)量最多,他們那邊坡地比較多。” “紅豆一般用來當(dāng)作精飼料喂牛馬的,窮苦人家也常煮它來吃。” “不過這東西吃多了,容易放屁。” 炎熠輕哦一聲,耳邊又響起梁哲之的詢問之聲。 “許叔,關(guān)于這個暫命名為信息客棧的小冊子,它的廣告,我又有一個新的小疑問。” 炎熠的頭,又開始疼了。 從早上離開四方鎮(zhèn),到現(xiàn)在,這一整天的時間內(nèi),他就一直被這個小胖子問來問去,快被煩死了。 “我說梁哲之,我就提出一個設(shè)想,本身又沒有實(shí)踐過,哪能知道那么多?” 炎熠語帶不悅的道:“你們就摸著石頭過河,在實(shí)踐中邊前進(jìn),邊改進(jìn)。” “最后出來的效果,肯定要比被我信口亂說誤導(dǎo)了要好上許多。” 這時,又有一個男子聲音響起,“許叔說出來的話,果然是句句珠璣,富含深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