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愛與獨占-《姝色無雙》
第(1/3)頁
第74章愛與獨占
且說回前往豫地的康王五公子姜玨和容二老爺那里。
姜玨自幼養在宮中,深得莊太后的寵愛,雖然讀書勤力,文才也受到大儒的夸獎,舉朝都認為他是個不錯的青年,但卻著實是錦衣玉食仆從無數的長大,沒怎么吃過苦,身體也有些弱,所以奉了皇命去豫地鍍金……呃,監修黃河堤壩,這從京城到豫地,一路上雖然馬車也夠舒適,開始時看一路風景也別有一番趣味,但幾日之后身體就有些受不住,人也蔫了下來。
為了照顧姜玨,容二老爺也放慢了行程,兩人差不多是到了十一月初才到達目的地豫地的濮陽郡。
雖然姜玨也有心做點事,但他經了這近一個月的馬車勞頓,這一日又跟著容二老爺上了大壩上巡視,第二日就病倒了。
容二老爺怕他出事,自己那就真是好端端的惹了一身腥,就好說歹說勸了這位金尊玉貴的小王孫先養好病,然后自己每日里和當地的官員見面去堤壩視察,晚上回來再看情況挑揀一些和姜玨匯報。
如此過了一些時日,姜玨身體漸好,在當地官員土豪的奉承下,他覺得這樣也挺好,并不耽誤事兒,便隔上一日見容二老爺和官員們一次讓容二老爺匯報一番,其余時間便去濮陽城內四處晃悠,逛逛書院,見見學子,“體察民情”去了。
這些時日,姜玨常往濮陽郡在礫原山上的官學去,眾人只當他是去和山長書院老師學子們交流,只有他的貼身侍衛暗暗叫苦,因為沒過上幾日,他便知道姜玨去書院不是去找先生,而是先生那美貌嬌艷的遠房親戚了。
這書院有一位老先生朱老先生,據說還是前朝兩榜進士,只是性子孤僻不擅與人交往,在前朝時仕途便不順,也不知祖籍何處,新朝建立后就流落到了濮陽的這個書院里面做了個先生。
但他學問極好,詩文書畫在當地都是有名的。
他一生未婚,以前也未聽說有什么親戚,近日才有一個遠投而來據說父母雙亡的堂侄孫女過來和他一起住。
這位堂侄孫女朱姑娘生得極好,且靈秀慧中,琴棋書畫無一不曉,到這書院不過短短數日就已經被不少書院學生稱道,暗中對她傾心的也不在少數。
但這姑娘卻是個非常規矩的好姑娘,因尚在父親孝中,甚少拋頭露面,不過都是在院子里幫朱老先生抄抄書,修補一下舊畫而已。
姜玨起先是仰慕朱老先生知識淵博,常來和他談些學問,及至過來久了,不知不覺就對這位朱姑娘有些魂牽夢繞了。
朱姑娘其實對姜玨向來是客氣疏離的,只偶爾她作畫時姜玨看到,在旁一站就是小半個時辰,及后又能畫龍點睛的指點上那么幾句,那心有戚戚焉天地唯有我二人為知己之感在那山間幽靜小院真是格外的動人心魂。
此時姜玨哪里還記得在京中,那個錦繡堆里長大熱愛火紅衣裳性情也是熱烈如火嬌蠻任性的大小姐華語蓉……
只是及至一日,姜玨小心翼翼,捧了一對薄如蟬翼精致如少女心事的碧玉耳珰去那山院中尋那靈犀少女時,那院中除了一白發老者慢慢曬著書,卻再無旁人。
朱老先生看姜玨那失魂落魄的樣,只當不知,只搖著頭嘆息道:“你尋真兒啊,她已經去蜀地投親去了。
說來這孩子也真是可憐,父母雙亡,明明祖父尚在,卻對她不聞不問,她亦不敢去大同尋他們,只能打聽著尋些遠親去投奔,唉……”
“老夫年紀大了,又與世人少來往,照顧不了她了,更怕耽誤了她,便指點了她去尋她祖母那邊的親戚,聽說那也是一個好人家,想來比跟著老夫要強不知道多少倍……”
……
容唯嘉放下了鏡子,靠在馬車壁上,背后感覺到木板的硌人。
若是以前她必然會覺得辛苦,會撅了嘴兒和乳母嬤嬤撒嬌,然后乳母嬤嬤便會哄著她……不,若是以前,自己怎么可能會坐這樣的馬車?
可是此時的她卻有些麻木,想著這些日子的事,心情顛簸得比那馬車還要厲害,只是面目更顯麻木而已。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绿春县|
昭通市|
乐亭县|
裕民县|
芜湖市|
大英县|
额济纳旗|
静乐县|
镇江市|
临湘市|
东乡县|
琼海市|
九龙城区|
澎湖县|
紫阳县|
汨罗市|
建阳市|
京山县|
右玉县|
黔西|
昭苏县|
蓬溪县|
南昌县|
舒兰市|
南和县|
靖远县|
仪陇县|
临清市|
梨树县|
台东市|
武夷山市|
汉沽区|
丰都县|
佛坪县|
土默特右旗|
府谷县|
牡丹江市|
综艺|
蓝田县|
临朐县|
东乡族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