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鐘隨安看起來是個古板文人,骨子里卻也有幾分武將的殺伐決斷。由他來辦清淤、收治災民、處置腐尸這一類的事,竟是辦得分外利落,有模有樣。 古時燒毀尸首,乃是十惡不赦之人才會有的懲罰。 與戮尸的羞辱相等同。 尋常百姓自然有不愿意的,見朝廷來人救災,心底大石落地,于是也就更希望將自家的老父、老母,將自己家的男人,都入土為安。而不是任自己的親人,死也死得不安寧。 鐘念月一早便猜到,興許有人要反抗不服從的。 誰曉得,有是有了,但個個都被鐘隨安老老實實按了下去。 “念念忘了,你兄長殿試時作的策論,乃是戰守疏。”晉朔帝道。 鐘念月還真忘了。 尋常文人都喜愛在民生、朝廷規制上大做文章,再有劍走偏鋒的,上來就先罵一罵皇帝于朝事上的不足,反正少有談論軍事的。只因武將不喜文人,文人也瞧不上武將。因而在作策論時,都涇渭分明。但實則古時但凡是些身負大才的人物,都是文能提筆寫文章,武能驅馬守邊疆。 鐘念月低聲道:“倒是我小瞧哥哥了。” 不過也不能說是她小瞧。 鐘隨安作為原著中的墊腳石男配,出場時已經是人中龍鳳,官居高位。結識女主后,官位晉升更是一路如坐火箭。鐘念月確實沒看見他都辦了哪些事。 反正每次出場,不是在為女主打臉,就是在為女主和太子打起來。 “受災的縣還有富寧、延平、思順……將你兄長單獨撥到富寧縣去,你可放心?”晉朔帝的聲音突然在耳邊響起。 鐘念月驚訝地斂住思緒,回頭看他。 這哪兒是放不放心的問題啊? 晉朔帝如此行事,不是平白送了一樁大好事給鐘隨安嗎? 這幾年下來,雖說晉朔帝在她心中仍舊是封建王朝的帝王,但論起親疏關系來,甚至比鐘隨安還要親近一分。 鐘念月便問他:“這樣合乎規矩嗎?萬一明個兒也有人寫一篇《八奸》呈給陛下看呢?” 晉朔帝聞聲失笑:“原來你還記得《八奸》。” 能不記得么? 晉朔帝頭一回拿來沒念上幾句,便將她念得昏昏欲睡的東西。 晉朔帝眸光微動:“那念念還記得其中都寫了什么?” 鐘念月只隱約知曉,好像是進諫給帝王,以求他親賢臣遠小人的,里頭具體如何寫的,她卻是背不出來了。 晉朔帝可千萬別讓她背。 鐘念月想到這里,便連忙一搖頭,只道:“說有小人佞臣將皇帝哄得失了分寸、昏了頭……這樣的行為不可取罷。” 晉朔帝心道可不止是這樣。 “改日朕再讀給念念聽。” 鐘念月權當沒聽見。 晉朔帝頓了下,方才又道:“朝廷任命,若是有意提拔哪個新科進士,便會先點他入翰林,再得意些的,會做內閣副手。等到過幾年,入六部熬一熬資歷。再調任地方,出了政績后,升任一方知州后,又等上幾年,便回到京中,如此才愛正式進入權利中心。” “等到那時,念念的兄長該要四五十歲了。” 鐘念月并不意外。 從古到今,晉升路子都是差不多的,都總要熬到這個歲數才能伸手去摘一摘那一品大員的位置。 不過原著中鐘隨安升官就很快,興許是因為有男配光環加持?他若升官不快,又怎么能與太子展開有力競爭,成為女主的一大有力庇護呢? 晉朔帝此時又道:“念念可知還有一條晉升之路,更快?” 鐘念月:“嗯?” “自古以來,帝王的恩寵才是最重要的。若是得帝王看重,便是個扶不上墻的爛泥,也該往上攀一攀了,何況你兄長本就是個有本事的人?” 啊,也是。 否則清朝時的和珅怎么會晉升那么快,還一度讓后人揣測他是否因生得過于俊美,而與乾隆有私呢? 她倒是忘了。 第(1/3)頁